多晶硅成抑制行業 光伏產業加柴還是撤火
11月11日,上市公司“盾安環境”位于內蒙古的一期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開工建設。“很多人質疑說,現在多晶硅產能過剩,我們進入時機不合適,但這個項目是我們經過科學、嚴謹的論證之后做出的選擇。”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同樣,金華市企業也看好光伏產業。記者從金華市有關部門獲悉,今年金華市已有6家企業新上報了光伏產業項目。
8月26日,工信部、發改委在《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中指出,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問題非常嚴重,并于9月29日將多晶硅列為《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的被抑制行業。
此消息一出,金華市許多已經上馬和準備上馬的企業負責人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一旦被劃為過剩行業,銀行將對相關企業緊縮信貸。
11月14日,第七屆“國家863計劃成果與浙江民營企業對接活動”新能源產業科技發展高層論壇在杭州舉行,我市有15家企業參會。金華市科技局工業與高新技術處副處長陳英說:“早在‘產能過剩’說法出來之后我就覺得不太對勁,所以特地去聽一下權威專家的看法。”
針對“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張志宏在論壇上說,科技部有不同的聲音,新能源產業尚在起步階段,正需要大發展,從長遠及整體來說,現在不過剩。
太陽能光伏系統中最重要的組件是電池,按材料性質可分為晶體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后者由于生產成本低、污染少、適應范圍廣,為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光伏產業主要是指晶體硅太陽能光伏電池產業,一般由硅原料提純、硅棒/硅錠制造、硅片生產、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光伏發電系統組建以及相關專業配套設備和材料制造等環節組成。除此之外,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近年來快速壯大,基本形成產業鏈,一般包括硅烷氣體制備、鍍膜以及封裝等環節。
“產能過剩是指多晶硅材料過剩,國內大部分企業在技術、成本層面與國外大廠有差距,不僅價格高,質量也差。但如果企業采用高新技術,仍然有很好的前景。”我市參加論壇的企業家表示,作為新興產業,光伏產業初始投資較為浮躁,各地上馬的項目很多。《意見》出來后,多晶硅企業一個多月來都不敢動彈,不僅一些企業擁有高端技術的多晶硅項目被擱置,而且利用技改提升產能的項目也沒有被核準。
從新立項上報的項目來看,金華市企業也在調整自身生產水平。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在《年產1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由于多晶硅材料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被發改委點名限制投資。東磁新項目投資太陽能電池片,是采用單晶硅片通過清洗、制絨、擴散、刻蝕、去磷硅、PECVD、絲網印刷、燒結制成多晶或單晶電池片。項目實施后,不僅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而且對推動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的生產、擴大企業生產能力和社會就業、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具有重大意義。
準備在金東區投產的金華嘉遠格隆能源有限公司,則將目光瞄向薄膜太陽能電池。該公司準備生產國際上最先進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鎘碲薄膜太陽能電池,建設具有200兆瓦生產能力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園區。這項技術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第一太陽能有限公司實現了產業化生產。
國家能源局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論壇上對光伏企業發出忠告:“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企業不要受太多的干擾,對于看準的、有市場、有利的事物,要有自我判斷,走好自己的發展之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