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產品出口暖風勁吹
廣交會琶洲展館的圓弧屋頂。弧線向上漸變的特征,是對今年機電產品出口形勢的形象描述。
2001~2008年機電產品出口圖解
要保外貿增長,機電產品出口的復蘇尤為關鍵。機電作為中國的最大出口類別,出口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的成績和未來發展趨勢。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9月、10月機電產品訂單快速增多;在11月4日閉幕的第106屆廣交會上,機電產品出口成交量也增加很多。這究竟是外商短期的補庫存需要,還是意味著外部需求的真正復蘇?
作為中國外貿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11月4日結束的第106屆廣交會暖風勁吹。本屆廣交會上,機電產品成交額比今年春季的第105屆廣交會恢復性增長兩成,進一步確立了機電市場的復蘇趨勢。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本屆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額比今年春交會增長20%。一期境外到會采購商共計9.2萬人,比今年春交會增長11.4%,比去年同期增長5.4%,北美客流明顯增加。一期機電產品成交134.5億美元,占一期總成交額155.8億美元的86.3%;比今年春交會增長20%,占本屆廣交會總成交金額304.7億美元的44.6%。
新趨勢呈現積極變化
機電商會相關人士表示,從本屆廣交會的成交情況看,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呈現新的趨勢。
首先,成交額恢復性反彈,國際市場回暖進一步顯現。近幾個月以來,全球經濟逐漸出現了復蘇跡象,但復蘇前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在復蘇關鍵期舉辦的第106屆廣交會,格外受到各方重視和期待,而機電產品出口占我國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本屆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的明顯回升,進一步鞏固和明確了國際市場需求的回升態勢,提振了各方信心。
其次,貼牌加工訂單減少,自主品牌出口加速。我國機電產品的很大比例是貼牌出口,利潤率較低。在本輪金融危機中,來自歐美的貼牌訂單大量減少,企業不等不靠,主動加速自主品牌出口速度。此外,一些國際巨頭退出市場也給中國自主品牌出口提供了生存發展的機遇。
再次,出口產品結構優化,節能環保新品受青睞。在世界經濟衰退、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不少機電出口企業積極求新、求變,不斷加強研發,提高質量,升級產品。
最后,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新興市場地位明顯提升。在歐美傳統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加快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在中南美洲、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市場的地位大幅提升,企業對這些市場的開拓力度明顯增強。不過新興市場的拓展和穩固需要2~3年時間。市場多元化和自主品牌建設一樣,不論對單一企業,還是對機電行業整體而言,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理性面對復蘇
今年春交會上,小單、短單和急單非常多,但本屆廣交會上,中長期訂單明顯增加。據統計,機電產品中長期訂單達到36953筆,占比達到47.3%,接近一半。中長期訂單增加的原因是:國際采購商的去庫存化基本完成,進入了新一輪的采購期;金融危機以來受到壓抑的剛性需求開始釋放;國際金融系統正在逐步穩定,采購商的資金狀況明顯好轉,對未來的預期趨于明朗和樂觀。
由于市場的回暖和訂單的增加,參展企業的信心也明顯提升。據機電商會調研,參展企業普遍對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出口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明年的出口相比今年將有明顯增長。但對于是否能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不同企業的預期不一。
雖然復蘇的跡象明顯,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國際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牢固。企業也普遍認為,明年的復蘇雖然確定無疑,但基本不可能是V型反轉,緩慢的U型復蘇可能性較大。本屆廣交會給出的信號是,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緩慢復蘇將是一個長期過程,中間可能還會有波折,我們也要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
分析:兩因素推動機電產品出口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姚文萍認為,當前拉動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因經濟開始復蘇,外商有補庫存需求;二是海外經銷商擔心匯率變化導致中國商品漲價,開始提前備貨。
她表示,當前還不能肯定經濟回暖,但是回暖跡象還是看得到的。她在此前的調研中發現,不少企業單月出口從同比下降逆轉為同比增長,而且增幅不小。今年6月以來,機電出口降幅開始收窄,6~8月出口分別下降17.8%、17.4%和19.1%,明顯好于前5個月,說明國際需求復蘇的跡象非常明顯。
姚文萍表示,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機電產品訂單的大量減少非常不正常。因為當時看不清未來發展形勢,歐美很多采購商都是憋著勁下小訂單、短訂單,這甚至都不能滿足正常供貨需求。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后,需求最終釋放是正常的。
但是,6月份以后,訂單增加就不再是補庫存的需要了。前段時間,機電商會到美國調研,發現采購商普遍有一個判斷,認為中國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采購中國商品風險相對較小。此外,采購商們也擔心匯率變化,擔心中國商品漲價,所以有一個提前備貨的賭漲需求。
姚文萍說:“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從超前消費到有節制地消費,但對中國商品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中國有25類機電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第一,這種地位沒有因為金融危機改變。
所以,整體需求雖然減少,但中國商品所占份額并未減少。前三季度,中國機電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就提高7~8個百分點。
新聞鏈接:前三季度出口降幅明顯收窄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3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96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6%,降幅小于同期我國總體出口降幅1.7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58.6%。統計顯示:
月度出口連續11個月同比下降,9月同比降幅明顯收窄。自去年11月以來,我國機電產品月度出口已連續11個月負增長,9月份降幅明顯收窄,出口685.4億美元,環比增長13.9%,同比下降12.6%,較上月收窄6.8個百分點,單月出口值為年內月度最高值。
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主體,私營企業出口好于國有企業。前3季度,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機電產品3407億美元,下降21.2%,占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68.6%;私營企業出口745.5億美元,下降13.5%;國有企業出口663.8億美元,下降16.8%。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