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產業市場前景看好
建設規劃先行污泥處理設施必須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投入運行。
污泥處理處置是城鎮污水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強調規劃建設的同步,也是本技術政策的重點。
根據技術政策的有關規定,污泥處理處置規劃應納入國家和地方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并結合當地實際,與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土地利用等相關專業規劃相協調。在建設時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鼓勵將若干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集中處理。
今后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將必須統籌兼顧污泥處理處置,減少污泥產生量。同時,各地要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規劃污泥產生量,合理確定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規模;近期建設規模,應根據近期污水量和進水水質確定,充分發揮設施的投資和運行效益。
強化監督管理 地方各主管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對污泥土地利用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針對以往污泥處理處置監管缺位的問題,技術政策對政府管理部門和運營單位的職責做了明確規定:國家和地方相關主管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規劃、建設和運行的監管;加強對污泥土地利用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加強對填埋場的監督和管理。
污泥處理處置設施運營單位則應保障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其中,填埋場運營單位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定期對污泥泥質、填埋場場地的水、氣、土壤等本底值及作業影響進行監測。污泥土地利用單位應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定期對污泥產品土地利用后的環境質量狀況變化進行評價。污泥焚燒運營單位應定期對污泥性質、污泥量、排放廢水、煙氣、爐渣、飛灰等進行檢測。污泥建筑材料綜合利用者需對產品的性質和數量進行監測和記錄。
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運輸單位和各污泥接收單位則必須建立污泥轉運聯單制度,并定期將記錄的聯單結果上報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同時還要建立完備的檢測、記錄、存檔和報告制度,并對處理處置后的污泥及其副產物的去向和用途進行跟蹤和報告,相關資料至少保存5年。
統一技術路線 因地制宜確定污泥處置方式
以往,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的不統一造成了很多建設運營方面的混亂,此次技術政策就對污泥處置的技術路線做出明確:應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置方式。鼓勵采用土地利用方式處置符合標準的污泥。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園林綠化、土地改良、農用等,泥質不但應符合相關標準,還需進行場地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風險評估,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方能使用。
國家鼓勵大中城市將符合標準的污泥用于園林綠化,并優先列入政府采購名錄。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推廣污泥建筑材料利用。不具備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綜合利用條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處置。國家也將逐步限制未經無機化處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
保障資金來源 污水處理費應包括污泥處理處置運營成本,并可通過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
這一技術政策對制約污泥處理廠建設和長期穩定運營的關鍵問題,即資金的保障也做出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的征收水平,污水處理費應包括污泥處理處置運營成本,并可通過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穩定運營。”“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對于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按規定給予財政和稅收優惠;鼓勵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污泥處理處置,建立多元化投資和運營機制。”
在當前污泥問題日趨嚴重、污泥處理需求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如果資金來源得到保證,污泥處理處置成為一個產業的前景將十分光明。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