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標準對智能電網普及很重要
目前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仍然不是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標準而抑制了可擴展性,增加了成本和安裝復雜性。
智能電網可以被比喻為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電力公司可以通過使用傳感器、計量表、數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動監控電網、優化電網性能、防止斷電、更快地恢復供電。消費者對電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細化到每個聯網的裝置。智能家庭用電的實現,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分時用電,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可以讓用戶自己規劃,并結合清潔能源,把自己家里的能源實現綜合管理。
歐美國家和中國電力的需求不同,前者用電需求相對穩定,而中國需求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同時電力能源又有不均勻性,需要跨區域的傳遞。因此,有別于歐美等國家著重在新能源和家庭用電智能化上,中國智能電網有其獨特性,需要將智能電網的建設重點首先放在特高壓電網的監控和調度等方面,從而解決傳統電網中存在的電力流失大、用電難以動態調控等問題。
目前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仍然不是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標準抑制了可擴展性,增加了成本和安裝復雜性。對于一套全新的技術來說,開放標準對于智能電網的普及和發展至關重要。
在智能能源領域,英特爾是中美能源合作項目的重要參與方,參與推動“智能能源”標準的制定和技術的研發。作為IEEE的主要成員,英特爾是IEEEP2030(智能電網國際標準)的參與制定者。通過推動開放標準進程,IEEEP2030能夠為定義智能電網的互操作性提供一個知識基礎,幫助電力系統與最終應用及設備協同工作。
在推進智能電網目標的進程中,英特爾扮演著十分積極的角色。配合國內智能電網的特點,英特爾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建立聯合實驗室,整合高性能計算與嵌入式技術,采用英特爾架構服務器進行電網建模和模擬,實現網絡隔離與發電站自動化。
在嵌入式領域,基于IA架構的英特爾產品在低功耗、寬溫等方面也突破了應用門檻的限制。憑借在嵌入式產品市場領域30多年的IA架構銷售及支持經驗,英特爾正不斷進入智能電表、智能變電站等嵌入式深層領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