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壓力傳感器加快國產化步伐
據權威資料報道,美國空軍2000年舉出15項有助于提高21世紀空軍能力關鍵技術,傳感器技術名列第二。日本科學技術廳制定的90年代重點科研項目中有70個重點課題,其中有18項與傳感器技術密切相關。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將傳感器列入國家高科技術發展的重點,經過“八五”、“九五”和“十五”的攻關和產業化建設,目前全國已有200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研發資金的限制,我國傳感器行業總體技術水平是相對落后的,規模和應用領域都較小。當今活躍在國際市場上的仍然是德、日、美、俄等老牌工業國家的企業。這些國家里,傳感器應用領域很廣,廠家生產基本都實現了規模化。
傳感器中壓力傳感器因具有體積小、靈敏度高、穩定性強、成本低廉和便與集成優化等優點,因而發展很快,使用也很廣泛。比如使用在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筑、生產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機床、管道等眾多行業。
壓力傳感器在我國石化行業中大量使用。但來源的絕大多數依靠進口,不僅造成不僅產品價格昂貴,而且由于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很有可能暗藏潛在威脅。能源能有力反應國家地質構造,能源安全同時關乎國家財產安全。因此壓力傳感器國產化迫在眉睫。
堅固耐用、應用廣泛是當今壓力傳感器的要求。現代化的生產技術保證了高精確度和可靠性,而且擴大了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檢測范圍。隨著技術發展,傳感器的體積趨于小型化、智能化和更加經濟合理。對國產壓力傳感器也呈現出世嚴峻的現實環境。世界市場對壓力變送器的需求將從2008年的23.8億美元提高至2013年的27.98億美元,讓我們更加期待壓力傳感器加快國產化步伐。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