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新“丹東速度”—遼寧機電學院落戶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
遼寧機電學院落戶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為產業基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支持,推動產業基地形成由專業院校、研發中心、生產企業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產、學、研生產體系。
儀器儀表企業相繼入駐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并陸續開工,一部分企業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正在建設中的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綜合樓
開工投產的儀表企業產銷兩旺,生產形勢喜人。
一個月多前,這里的廠房靜悄悄,一個多月后的今天,裝修一新的車間,排列整齊的機器,忙忙碌碌的工人……一期14棟標準廠房被50戶企業全部擺滿,總投資額達到7億,其中30戶企業已進入試生產的階段,運營生產情況非常好,預計今年上半年產值可達到8.5億元。
這就是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發生的變化。
2010年是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建設成型、實現突破的關鍵一年?;诖耍瑘@區自加壓力,在年初便已確定了全年累計簽約入駐企業500戶的艱巨目標。面對高目標新挑戰,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不僅要好,而且要快,發展的態勢刻不容緩。園區以超常規的思維、超常規的舉措,力保目標的圓滿完成。
儀器儀表招商引資工作始終是產業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他們繼續動員一切力量打儀器儀表招商“攻堅戰”。按照“領導帶領團隊、部門承擔指標”的工作機制,全區12個招商團隊30個部門共承擔250戶招商任務,工作任務比去年增長了2.5倍。 3月15日,4個招商小組奔赴大連七仙嶺和高新區洽談推進企業23戶,帶著入駐協議和廠房租賃合同,新簽約入駐企業6戶,有15戶儀器儀表企業表示赴丹東考察投資。 4月7日,基地管委會獨立承辦溫州樂清招商推介會,簽約企業21戶。進入3月份,基地辦公室接待前來洽談的客戶日均在5戶左右,接待量明顯增多。這些付出,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建設,形成了從研發到生產、從培訓到物流、金融、通關等綜合服務一應俱全的產業鏈條。用產業基地管委會副主任高峻的話說:“企業入駐以后,彼此之間有聯系,上下產業有配套,形成一個經濟發展的起跑點。 ”丹東東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于此的眾多企業中的一員。當東方測控研制出可以檢驗100萬分之一的物質成分的液態物料在線分析儀時,卻苦于沒有適合的生產空間,無法實現批量生產。恰逢此時,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為正急得團團轉的企業伸出了 “橄欖枝”。企業負責人包良清說:“隨著入駐基地,我們去年就新建了生產車間,今年就可以實現產業化,節省至少是30年的時間。 ”
為了讓企業盡早入駐,早日開工,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工作人員可謂勞心勞力。上海某企業不能按原計劃一期進入儀表園,2000平方米的車間廠房暫時閑置,而與此同時,尚有幾家儀表項目急著開工卻沒有廠房。產業基地出面協調,把上海的企業暫時調到三期入駐,讓丹東賽撫檢測儀器有限公司和遼寧匯豐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幾家企業提前入駐開工。
從上到下的全員傾心努力,讓原本分散布局的丹東儀器儀表企業,在進入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后,終于有了找到“家”的歸屬感。基地對入駐企業施行的“保姆式”、“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難題,讓企業感覺很貼心,企業就可以心無旁騖地發展事業了。對此,不久前入駐產業基地的丹東市羅特儀用互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秀蓮深有感觸。羅特公司搬遷期間,一家客戶因為企業重組,要求在10天之內拿到發票。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基地知道此事后提前介入,領導幫助跑,10天內拿到了發票。還有一次,廠區自來水出點問題,一個電話打過去,維修人員馬上過來解決。這在過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進入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儀器儀表企業如魚得水,開工、生產勢不可擋。第一批入園生產的企業,丹東錦盛電子有限公司老總柳龍哲告訴記者:“我現在的訂單干不完的干。 ”現在這個企業有100多人工作,實際上招2000人也是沒有問題的,生產線還有5條沒開。主要是員工住宿、吃飯問題解決不了。 “不過也快了,5月份基地職工宿舍就能啟用。到時候你們再來看,肯定比現在還要熱鬧。 ”
就是這樣的全心投入,締造了“丹東速度”,開創了“丹東奇跡”。截至目前,產業基地共簽約企業222戶,總投資4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今年1-4月份新簽約項目57個,總投資1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8億元。清晰的數字,以其無可辯駁的說服力,昭示著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必將快速崛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