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數據中心提升運營商“軟實力”
傳統的數據中心的運營模式與技術架構十年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已經遠遠滯后于整個帶寬網絡的發展,亦不能適應云計算的需求。因而,數據中心到了真正需要一場變革的時候,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會是運營商繼寬帶網絡建設之后未來幾年的建設發展重點。
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具有哪些意義,運營商如何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通信產業報》(網)聯合H3C開辟“聚焦數據中心”專欄,請來自運營商和H3C的專家深刻剖析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向和技術理念,為運營商提供借鑒。
全業務運營時代,三大運營商已不能再依賴于傳統的語音業務和管道服務來實現差異化競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運營商的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服務與內容的“軟實力”上,而服務和內容的物理載體就是數據中心。
事實上,實施業務集中與數據集中戰略,以挖掘新應用和提高用戶黏度已經成為運營商的共識。業內人士分析,建設高密度、大容量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將是繼寬帶網絡建設熱潮之后的建設熱點。
而且,整個市場也在蠢蠢欲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總體規模達6.7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22.7%,而今年預計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市場規模達到8.3億美元。許多投資公司已經將目光瞄向了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而諸多網絡設備廠商也都推出了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力爭分得這塊大蛋糕。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業正醞釀從數據中心開始的新一輪變革。
內容為王時代的必勝“籌碼”
“數據中心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源頭’,建設和充分利用新一代數據中心,將對運營商發展形態豐富的增值業務提供巨大的推動力。”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康楠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三網融合快步推進的背景下,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已成為為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提出的新命題。
三網融合業務的最大亮點就是高清和3D視頻業務。來自全球領先網絡解決方案廠商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H3C)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高清內容特別是3D內容的播出對傳統數據中心的存儲能力與帶寬提供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而,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尤為必要,這對提升用戶黏度,提高運營商的收入也有著重大意義。”
為此,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加速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研究和建設步伐。康楠向記者介紹了中國聯通新一代數據中心的規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研究對內業務系統和數據的大集中;二是對外業務計劃通過云計算逐步實現服務的整合和技術升級。目前,一些中國聯通省分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利用虛擬化技術實現部分增值業務,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說。除此之外,中國聯通正在積極制定關于在數據中心實現云計算服務的試點方案。
而據記者了解,中國電信也密切關注著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發展,或即將展開針對新一代數據中心設備的測試;中國移動則積極探索引入云計算服務的數據中心的建設思路。
H3C表示,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已經成為運營商在內容為王時代的必勝‘籌碼’,誰先在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上獲得突破,誰將獲得搶占三網融合市場的先機。
數據中心的“變革”
那么,新一代數據中心需要在技術基礎架構上做出哪些變革呢?“從技術基礎架構看,新一代數據中心將普遍采用云計算技術,從而改變現在數據中心一個業務一堆獨立鐵盒的建設模式。在基礎層面的網絡資源、存儲資源、計算資源將完全實現虛擬化,與業務層沒有直接綁定關系,而是根據應用需要可以進行動態調配;基礎資源也可以在不影響上層應用的情況下,實現靈活的動態擴充或削減。”H3C專家向記者表示。
2009年H3C率先實現新一代數據中心在互聯網行業的應用,承擔了包括搜狐、淘寶、百度等國內外知名公司的大型項目。H3C表示,從互聯網公司的實踐來看,新一代數據中心是一個高密度、大容量的網絡應用場合,所以對網絡帶寬、端口密度、安全防護、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因此,在H3C看來,新一代數據中心將具備七大特征能力,分別為統一交換、萬兆端口密度、40G/100G接口支持能力、虛擬化能力、突發流量吸收能力、IPv4/IPv6支持能力和綠色節能。
基于此,H3C推出的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具有以下突出的優勢:首先,實現網絡扁平化結構,減少網絡層次,降低數據中心建設和維護成本;其次,S12500數據中心級核心交換機提供高達6.66T的交換容量,高密度10GE接口,平滑支持40G/100G接口;第三,優良的緩存結構設計,更好地助力運營商應對數據中心高度不定向突發流量的惡劣環境;第四,網絡與安全一體化,實現更高性能的安全保障,簡單化網絡結構,更好支撐虛擬化環境;第五,具備網絡虛擬化能力,實現多個物理設備虛擬化成一個邏輯設備,簡化網絡結構,簡化維護管理,提高網絡可靠性。
向云計算服務轉型
不過,數據中心全面實現向云計算服務的轉型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做好充分的技術與運營準備。
業內一些專家給出了他們的建議。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根據目前業內云計算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電信與聯通應該采取壓強原則,充分利用自己在IDC領域的先發優勢與規模優勢,從云計算的IaaS平臺入手,選擇幾個重點城市的IDC進行升級改造,不斷強化在該領域的優勢。
此外,電信和聯通可先從升級網絡、安全、存儲、VPS等入手,重點聚焦中小大客戶和政府客戶。這些客戶對共享災備、共享存儲、VPS都有實實在在的需求,而且從技術角度來說,存在大量的共性,電信和聯通在數據中心的經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比較容易實現產品化。
而對于中國移動來說,應在主要城市建設一批高品質的IDC,并給出優惠政策把一批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吸引進來,在此基礎之上充分利用在用戶群上的優勢,將中國移動的服務與互聯網公司的服務相結合,從而樹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數據中心作為運營商實現云計算服務的基礎架構,正在受到運營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一旦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完畢,用戶也將享受到最實惠、最便利的服務,體現出“網絡,讓生活更美好”的精髓。
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具有哪些意義,運營商如何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通信產業報》(網)聯合H3C開辟“聚焦數據中心”專欄,請來自運營商和H3C的專家深刻剖析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向和技術理念,為運營商提供借鑒。
全業務運營時代,三大運營商已不能再依賴于傳統的語音業務和管道服務來實現差異化競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運營商的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服務與內容的“軟實力”上,而服務和內容的物理載體就是數據中心。
事實上,實施業務集中與數據集中戰略,以挖掘新應用和提高用戶黏度已經成為運營商的共識。業內人士分析,建設高密度、大容量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將是繼寬帶網絡建設熱潮之后的建設熱點。
而且,整個市場也在蠢蠢欲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總體規模達6.7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22.7%,而今年預計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市場規模達到8.3億美元。許多投資公司已經將目光瞄向了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而諸多網絡設備廠商也都推出了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力爭分得這塊大蛋糕。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業正醞釀從數據中心開始的新一輪變革。
內容為王時代的必勝“籌碼”
“數據中心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源頭’,建設和充分利用新一代數據中心,將對運營商發展形態豐富的增值業務提供巨大的推動力。”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康楠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三網融合快步推進的背景下,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已成為為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提出的新命題。
三網融合業務的最大亮點就是高清和3D視頻業務。來自全球領先網絡解決方案廠商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H3C)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高清內容特別是3D內容的播出對傳統數據中心的存儲能力與帶寬提供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而,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尤為必要,這對提升用戶黏度,提高運營商的收入也有著重大意義。”
為此,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加速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研究和建設步伐。康楠向記者介紹了中國聯通新一代數據中心的規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研究對內業務系統和數據的大集中;二是對外業務計劃通過云計算逐步實現服務的整合和技術升級。目前,一些中國聯通省分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利用虛擬化技術實現部分增值業務,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說。除此之外,中國聯通正在積極制定關于在數據中心實現云計算服務的試點方案。
而據記者了解,中國電信也密切關注著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發展,或即將展開針對新一代數據中心設備的測試;中國移動則積極探索引入云計算服務的數據中心的建設思路。
H3C表示,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已經成為運營商在內容為王時代的必勝‘籌碼’,誰先在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上獲得突破,誰將獲得搶占三網融合市場的先機。
數據中心的“變革”
那么,新一代數據中心需要在技術基礎架構上做出哪些變革呢?“從技術基礎架構看,新一代數據中心將普遍采用云計算技術,從而改變現在數據中心一個業務一堆獨立鐵盒的建設模式。在基礎層面的網絡資源、存儲資源、計算資源將完全實現虛擬化,與業務層沒有直接綁定關系,而是根據應用需要可以進行動態調配;基礎資源也可以在不影響上層應用的情況下,實現靈活的動態擴充或削減。”H3C專家向記者表示。
2009年H3C率先實現新一代數據中心在互聯網行業的應用,承擔了包括搜狐、淘寶、百度等國內外知名公司的大型項目。H3C表示,從互聯網公司的實踐來看,新一代數據中心是一個高密度、大容量的網絡應用場合,所以對網絡帶寬、端口密度、安全防護、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因此,在H3C看來,新一代數據中心將具備七大特征能力,分別為統一交換、萬兆端口密度、40G/100G接口支持能力、虛擬化能力、突發流量吸收能力、IPv4/IPv6支持能力和綠色節能。
基于此,H3C推出的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具有以下突出的優勢:首先,實現網絡扁平化結構,減少網絡層次,降低數據中心建設和維護成本;其次,S12500數據中心級核心交換機提供高達6.66T的交換容量,高密度10GE接口,平滑支持40G/100G接口;第三,優良的緩存結構設計,更好地助力運營商應對數據中心高度不定向突發流量的惡劣環境;第四,網絡與安全一體化,實現更高性能的安全保障,簡單化網絡結構,更好支撐虛擬化環境;第五,具備網絡虛擬化能力,實現多個物理設備虛擬化成一個邏輯設備,簡化網絡結構,簡化維護管理,提高網絡可靠性。
向云計算服務轉型
不過,數據中心全面實現向云計算服務的轉型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做好充分的技術與運營準備。
業內一些專家給出了他們的建議。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根據目前業內云計算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電信與聯通應該采取壓強原則,充分利用自己在IDC領域的先發優勢與規模優勢,從云計算的IaaS平臺入手,選擇幾個重點城市的IDC進行升級改造,不斷強化在該領域的優勢。
此外,電信和聯通可先從升級網絡、安全、存儲、VPS等入手,重點聚焦中小大客戶和政府客戶。這些客戶對共享災備、共享存儲、VPS都有實實在在的需求,而且從技術角度來說,存在大量的共性,電信和聯通在數據中心的經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比較容易實現產品化。
而對于中國移動來說,應在主要城市建設一批高品質的IDC,并給出優惠政策把一批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吸引進來,在此基礎之上充分利用在用戶群上的優勢,將中國移動的服務與互聯網公司的服務相結合,從而樹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數據中心作為運營商實現云計算服務的基礎架構,正在受到運營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一旦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完畢,用戶也將享受到最實惠、最便利的服務,體現出“網絡,讓生活更美好”的精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ABB美好生活——推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