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電力集團漠大線外電項目施工紀實
9月7日,于宏斌半夜驚醒,恍惚手機在響。從去年一接到任務,他繃緊的“弦”就沒松過。
什么任務讓他如此緊張?是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電力配套工程。于宏斌是大慶油田電力集團電力工程公司漠大管道外電項目部項目經理,他的隊伍正承擔漠大線首段塔興線的外電工程。這項預計造價1億元的工程考驗著電力硬漢。
要打就打勝仗。于宏斌帶領項目組成員翻山嶺、越溝壑,一步一個腳印地打造著漠大線的“豐碑”工程。這支隊伍獲得由中俄原油管道PC項目部、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漠大項目部、長春國電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三家單位聯合授予的“塔興線外電優秀承包商”稱號。電力人在荒涼的大山里升起絢麗霞光。
這個項目部,最多時也不過6個人,后來是4個人,其中兩個是“80后”,充其量算個小分隊。項目部駐地簡陋、宿舍狹小、墻皮剝落、沒有食堂;項目部屋外,冬季溫度在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工程施工遇到橙色預警。高寒地區混凝土施工,由于無法保證沙子、河流石攪拌溫度,澆灌下去的混凝土一凍就“酥”,更談不上堅固。在島狀永久凍土層上打基礎,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上面打基礎,下面開化,破壞了下面的永凍土層,可能引發鐵塔傾斜,甚至會造成倒塔事故。
施工難度大,國內尚無經驗參考,就連項目設計人員也無計可施。另外兩個標段的個別施工隊,由于施工難度太大以及無法保證施工質量,有的甚至寧可不要前期工錢就走人了。
“但對大慶電力人來說,困難越大激發的斗志越高。”于宏斌堅定地說。
項目部找當地輸變電部門資深專家咨詢,向監理工程師及當地有經驗的土建工程師取經,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探討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改了又改。幾經折騰,他們不但確定了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而且量化了各項控制指標。為了對施工質量做到心中有數,他們跟蹤檢查,臨時抽查,夜間巡查。施工關鍵期,于宏斌干脆就住在寒風刺骨的山上,死看死守,一盯就是一個星期。
一天,檢查到412號和413號塔基時,于宏斌發現暖棚的門簾是撩開的。經驗告訴他,這里棚內的溫度不達標。一測果然是這樣。溫度不達標,會嚴重影響混凝土凝固,導致塔基不牢。“不能留隱患,馬上拆除。”于宏斌對現場施工人員說。
當工程完工時,經過嚴格檢驗,項目部負責施工的塔基偏差值都在允許范圍之內。于宏斌看著眼前這段熟悉的輸電線路,似乎永遠看不夠,直到看到眼睛有些濕潤。
跨越冬夏兩季的施工,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零下40攝氏度的高寒地區施工,防一氧化碳中毒、防大棚坍塌、防滑、防凍,哪一項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都極有可能出問題。就連防野獸襲擊也列在了他們的安全管理范圍。
而安全管理最嚴峻的要數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用炭加熱保證混凝土澆灌后養生溫度,煙熏火燎不說,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氣體隨時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
這是于宏斌最大的心病。防中毒成了他施工例會上的“口頭禪”,逢會必講。聽得多了,寂寞無聊時,有的作業組竟然把“防中毒”改成歌詞。這歌詞,唱出了安全的重要,也唱來了塔興線兩百余天、40公里施工無事故。
什么任務讓他如此緊張?是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電力配套工程。于宏斌是大慶油田電力集團電力工程公司漠大管道外電項目部項目經理,他的隊伍正承擔漠大線首段塔興線的外電工程。這項預計造價1億元的工程考驗著電力硬漢。
要打就打勝仗。于宏斌帶領項目組成員翻山嶺、越溝壑,一步一個腳印地打造著漠大線的“豐碑”工程。這支隊伍獲得由中俄原油管道PC項目部、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漠大項目部、長春國電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三家單位聯合授予的“塔興線外電優秀承包商”稱號。電力人在荒涼的大山里升起絢麗霞光。
這個項目部,最多時也不過6個人,后來是4個人,其中兩個是“80后”,充其量算個小分隊。項目部駐地簡陋、宿舍狹小、墻皮剝落、沒有食堂;項目部屋外,冬季溫度在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工程施工遇到橙色預警。高寒地區混凝土施工,由于無法保證沙子、河流石攪拌溫度,澆灌下去的混凝土一凍就“酥”,更談不上堅固。在島狀永久凍土層上打基礎,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上面打基礎,下面開化,破壞了下面的永凍土層,可能引發鐵塔傾斜,甚至會造成倒塔事故。
施工難度大,國內尚無經驗參考,就連項目設計人員也無計可施。另外兩個標段的個別施工隊,由于施工難度太大以及無法保證施工質量,有的甚至寧可不要前期工錢就走人了。
“但對大慶電力人來說,困難越大激發的斗志越高。”于宏斌堅定地說。
項目部找當地輸變電部門資深專家咨詢,向監理工程師及當地有經驗的土建工程師取經,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探討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改了又改。幾經折騰,他們不但確定了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而且量化了各項控制指標。為了對施工質量做到心中有數,他們跟蹤檢查,臨時抽查,夜間巡查。施工關鍵期,于宏斌干脆就住在寒風刺骨的山上,死看死守,一盯就是一個星期。
一天,檢查到412號和413號塔基時,于宏斌發現暖棚的門簾是撩開的。經驗告訴他,這里棚內的溫度不達標。一測果然是這樣。溫度不達標,會嚴重影響混凝土凝固,導致塔基不牢。“不能留隱患,馬上拆除。”于宏斌對現場施工人員說。
當工程完工時,經過嚴格檢驗,項目部負責施工的塔基偏差值都在允許范圍之內。于宏斌看著眼前這段熟悉的輸電線路,似乎永遠看不夠,直到看到眼睛有些濕潤。
跨越冬夏兩季的施工,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零下40攝氏度的高寒地區施工,防一氧化碳中毒、防大棚坍塌、防滑、防凍,哪一項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都極有可能出問題。就連防野獸襲擊也列在了他們的安全管理范圍。
而安全管理最嚴峻的要數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用炭加熱保證混凝土澆灌后養生溫度,煙熏火燎不說,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氣體隨時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
這是于宏斌最大的心病。防中毒成了他施工例會上的“口頭禪”,逢會必講。聽得多了,寂寞無聊時,有的作業組竟然把“防中毒”改成歌詞。這歌詞,唱出了安全的重要,也唱來了塔興線兩百余天、40公里施工無事故。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研華:物聯世界的織網人
下一篇:德力西國際電工推出百萬巨獎促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