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車呼喚電池新技術 扶持政策亟需加碼
當節能環保的浪潮在中國日益高漲之際,新能源汽車無疑成為了全球汽車工業領域最閃亮的競技場。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業占據著日趨重要的地位。但是,業內專家近期紛紛表示,新能源產業利用外資、技術引進合作等方面均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8月18日,16家央企成立“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這是有史以來中國最豪華的電動車聯盟陣容。據了解,“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的企業涵蓋了電動車生產鏈的上下游整個環節。根據首批聯盟企業簽訂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章程》,聯盟企業要協調電動車產業鏈技術標準的統一,協調相關產品開發、測試及生產計劃。協調聯盟成員之間的分工及產品配套。
這條消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無疑是重大利好。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還面對著電池、電機及控制系統等方面存在的共性核心技術問題。下一步,是要由政府牽頭,整合這些企業,實現產、學、研配套機制。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目前發展仍處于起步期。中國在電池和電動車技術上,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除非技術等領域出現重大變革,否則電動車、新能源車在市場上無法與燃油汽車形成抗衡。”
張小虞強調,現在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因素中,首先是價格,沒有一款新能源車的價格比同等的汽車價格低。其次是能源供給系統。目前對電動車而言,電池的生產技術需要革命性的突破。
未來十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是一個趨勢,但只有成本更低、更方便的產品才會勝出。目前國內國際的汽車工業已經非常完善,新能源車僅靠政府補貼是無法維持長久壽命的。在當前的新能源領域,關于電池技術的新政策出臺迫在眉睫。
而在9月18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無錫)新能源大會暨太陽能展覽會”上,多位政府官員、協會高層、新能源行業大腕也紛紛在會上表示,國家應在新能源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植。
商務部產業司副司長劉少軍表示,“中國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制定相應的扶植政策,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和消費模式轉變為切入點,圍繞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體要求,從引資、應對貿易摩擦、引導消費等方面創造有利條件。我們將進一步對新能源產業利用外資、技術引進合作加大支持力度。”
“任何一個產業在它的發展初期,都需要政府強大的支持。在這一點上,我們所有的企業都要呼吁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給予健康的支持。” 國內光伏領軍人物、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說。
中國政府正在以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力度推動新能源車,特別是電動車的發展。這一舉措將為汽車電子電器零部件產業帶來引領全球的機遇。來自國內外知名整車廠的80%以上的采購技術高管認為,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在這輪機遇中將收益最大。雖然現階段他們與國際領先公司在技術上的差距依然巨大,但受益于貼近最大的應用市場、可能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獲得高端技術人才等因素,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難度小于傳統能源汽車。我們也期待著汽車電子電器這個領域出現更多的中國巨人。
而為了進一步揭示中國汽車市場上成長最快發展最迅猛的行業之星,蓋世汽車網攜手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CIAPE)舉辦了“2010'最具競爭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評選”活動。電子電器作為其中的一個細分市場,獲獎企業的名額占據了總數的20%,同時再次印證了電子技術在汽車技術領域的龍頭地位。隨著百強評選頒獎典禮9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的揭曉,我們也將共同見證電子電器領域巨頭企業的誕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