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將為西安建立“綜合綠色交通解決方案”
傳統業務競爭愈來愈激烈、央企越來越強大,對于跨國企業來說,“政府生意”會不會更好做?
5月31日,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與西門子交通集團首席財務官蘇施特會談提到,西門子將為西安建立“綜合綠色交通解決方案”,包括綠色軌道交通、綠色公路交通、綠色停車、綠色機場、綠色郵政自動化等,這是繼南京之后,與西門子達成類似協議的第二個城市。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許國禎表示,未來包括西門子的交通建設業務等諸多業務,都將并入其正在建立的第四業務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業務。通過出售通信業務形成工業、能源和醫療三大業務領域“三條腿”走路的西門子,即將再次進行業務改組。
整合
西門子并非剛剛涉足這一領域,而是在原有業務資源上進行進一步整合,以為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據透露,未來西門子將剝離目前工業領域中的交通建設、樓宇科技等業務,打包置入這一平臺。
此前,西門子的交通建設業務已獲得中國大量高鐵項目、地鐵項目訂單。此外,西門子也已經與南京市和西安市分別簽訂了“綜合綠色交通系統”框架合作協議,以幫助這些城市建設“可持續綜合交通運輸系統”。
許國禎說,之所以對業務進行整合,是因為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的許多客戶都“希望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所以西門子準備建立這個業務領域,包括現有的交通建設業務的一部分,包括樓宇業務和一些其他的單位”。
中國各級政府日趨龐大的投資計劃和如火如荼的城市化運動,令大量跨國企業也試圖參與其中,得以分享收益。
傳統業務面臨飽和的情勢下,大步進入基礎設施領域意味著新的機會。中國政府當時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尤其是對基礎設施和節能環保領域的大量投入,為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外資企業帶來了眾多訂單。西門子預計到2012年,將從中國經濟刺激計劃中獲得200億元的新訂單。
挑戰
新的機會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毫無疑問,未來這一業務的主要客戶將來自中國各級政府和國企,盡管在過去幾年中,中國許多地方政府依靠龐大的投資計劃完成了經濟高速增長,政府開支不斷擴大。
眼下,包括地方債務問題、高鐵規劃變更問題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甚至于中國未來投資速度出現放緩甚至負增長,都將影響到西門子未來這一業務客戶們的“買單胃口”。
西門子信號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白毅斌說,已經注意到這一宏觀態勢,“比如說,一些政府原本計劃10年完成的項目,現在可能要放緩到20年的時間”。在過去,西門子信號公司為中國許多高鐵項目和地鐵項目提供控制系統。
他說,中國這方面的建設需求規模還放在那里,但是建設速度會放緩,“形勢既是樂觀的,也是嚴峻的”。
更嚴峻的挑戰在于,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進入這一領域,而中國的央企、國企越來越有天然優勢,這令競爭越來越激烈。比如說,在一些中國高鐵項目中,往往是央企獲得了總包商的資質,進而細分環節向跨國企業進行招標分包。
“現在中國許多國有企業擔任了集成商的角色,再向跨國企業進行拆分采購,在信號領域的競爭者非常多,比如說龐巴迪、阿爾斯通,競爭遠比你想象的要殘酷得多。”白毅斌說。
盡管如此,許國禎說,未來5年內對于中國業務的增長目標設定,“仍將高于西門子在全世界整個業務增長的平均水平”。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