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科技浪潮 碼頭裝卸系統完全實現自動化
全球港機巨頭——上海振華重工昨天又一次成為業界焦點。在全球港口機械新技術交流會上,它所發布的一系列最新研發的節能技術,再次令人彈眼落睛——碼頭裝卸系統完全實現自動化?巨型岸橋也可以低能耗?鋰電池也可以運用在場橋中?這些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設想,昨日成為實實在在的展示產品。
作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商,振華重工已向全球銷售了逾2000臺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岸橋)和3100多臺輪胎式集裝箱起重機(場橋),并參與了多個自動化/半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但無論是采用自動化引導小車還是跨運車,都是大功率的內燃機驅動。為此,振華重工采用混合動力甚至是全電動驅動,實現水平運輸的低碳環保。目前,最新一代的自動化引導小車正在長興分公司的示范線內調試,自動化跨運車也將于明年調試。不僅如此,振華重工還從常規的平面拓展到三維,最新研發出“立體裝卸系統”,有效緩解平面運輸常見的擁堵。
再如,低能耗岸橋,是振華重工計劃今年底投入使用的一項新技術。當前集裝箱運輸業的迅猛發展,全球碼頭普遍采用大型高效的岸橋來最大限度地提高裝卸效率,但大裝機容量往往導致運行能耗的增加。其中,過重的吊具系統往往是耗能“大戶”。振華重工研制的低能耗岸橋,最大亮點就是改進了吊具系統,減輕其60%以上的自身重量。經測試,在產品綜合性能不降低的情況下,與同類岸橋相比節能達10%以上。
鋰電池場橋,是昨天發布的另一項頗有新意的技術。據介紹,常規場橋燃油消耗量占總量的65%-70%,但有效燃油利用率僅為20%-30%。隨著國際油價的快速上漲,集裝箱碼頭的營運成本也直線上升。新研制的鋰電池場橋,在相同工況下,可比傳統柴油機組省油50%以上。而且,它能將場橋起升下降的環節中,產生的所有電能聚能回饋鋰電池組,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
振華重工總裁康學增說,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仍然沒有消退,全球港機訂單仍在縮水,但每一次危機之后都有一波新的科技浪潮。“振華重工希望以務實的努力推動港口機械科技的新一輪發展,最先站在‘低碳、環保、智能’新一輪科技浪潮的最前沿。”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