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或將出臺 企業節能任重而道遠
近日,有消息稱《“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最快有望年底出臺。
今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已在北京組織召開過《“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認為,《規劃》在思路、內容、機制上有很多探索和創新,充分體現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要求。
“目前,被業界看成《規劃》前奏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下發。總體而言,《方案》偏重政策,《規劃》更偏重具體工程。”一位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表示。
總體目標與《方案》一致。
據上述專家介紹,《規劃》提出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與《方案》完全一致。
《方案》明確提出:在節能方面,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在減排方面,提出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企業節能任重道遠
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在改革開放后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能源問題逐漸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國能源結構單一,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區別于世界主流國家能源結構。同時由于企業發展初期的粗放式管理和快速擴張,導致企業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三高”現狀。
隨著“十二 五”規劃節能減排的任務大體確定,企業肩負的節能壓力逐漸加大,可以預見在“十二 五”期間,我國企業的首要難題就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能耗。而在“十一五”期間,國內大型用能設備已經基本改造完成,企業也在為節能尋找適當的對象。壓縮空氣作為工業企業常規的三大動力之一,廣泛的應用到了國內的大部分行業,包括電力、紡織、化工、汽車制造等行業,壓縮空氣系統耗電占到全國總發電量的9%(2008年數據),而壓縮空氣系統的節能潛力也正為企業逐漸認識。
壓縮空氣系統節能作為一個新的節能方向,面臨著缺少專業技術和設備,企業想節能又無從下手的局面。愛社科技作為一家致力于壓縮空氣系統專業節能的高科技企業,提出了區別于傳統的設備節能的全新節能理念——系統節能。傳統的節能理念將節能改造的目標專注于動力設備,比如現在比較普遍的變頻改造,而系統節能作為現在節能行業最先進的節能理念,將節能目標擴大到壓縮空氣系統整體,從主機、輔機、管網、末端四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節能改造,同時采用智能算法,使整個系統處在協同工作的狀態下,以此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