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數控:潛心致力 終有所得
20年前,20多名員工從華南電子儀器廠分離出來,成立了專做數控系統的集體企業廣州數控設備廠,從事民營企業舊機床改造和經濟型數控系統生產的業務。
誰也沒有料到,今天的廣州數控已成為數控系統產銷量連續11年居行業首位,產銷量占國產數控市場的50%以上,年銷售收入達12億元,集科、教、工、貿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一路走來,廣州數控心無旁騖,潛心致力鉆研數控系統,終有所得,不僅進入世界前三,而且開始朝著中國南方數控產業基地的目標邁進。近日,記者慕名來到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探訪這個企業成功的秘訣。
并行研發 搭建人才基石
廣州數控2007年在廣州蘿崗區云埔工業區投資3.4億元建立的GSK數控系統產業化基地,年生產可達數控系統13萬套、伺服電機20萬臺,形成了居國內首位的產業化能力。
在該基地的中檔產品實驗室,副主任吳祖明給記者展示了由GSK數控系統加工出來的波紋形工件。他告訴記者,實驗室內有一臺國外知名品牌的數控系統配套在普通加工機床上,經過比對,安裝了GSK數控系統的高檔機床加工出的產品精度更高,實踐證明,在數控系統方面與國外產品的差距并不明顯。
數控系統比一般的純電子產品復雜,是由IT軟件、微電子、電力電子、電機制造、機械加工工藝五大類技術組合而成的產品。做好這種合成產品很不容易,需要不斷進行調試,成千上萬次的試驗。而企業要長遠發展,必然要做產品的升級和新品的研發。
“突破核心技術的基礎是人才。”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敏佳說,企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長期儲備培養的人才隊伍支撐。
為了更好地搭建技術創新的平臺,2004年,廣州數控把原有的1個研發室分成4個研發室,開始了并行研發相近或完全不同產品的探索。
并行研發模式的效果很快顯現出來。何敏佳說,分開后,各個研發室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氛圍,遇到困難時,幾個研發室可以合力一起解決,同時由于公司內部有了比較的標桿,研發效率和成果不斷出新,研發人才紛紛全力撲在研發上,團隊人員比較穩定。而對企業而言,由于有了4個團隊并行研發,經營風險也大大降低。
關鍵的是4個研發團隊同時快速成長起來,培養了一批機電一體化的技術人員,形成了廣州數控的人才基礎。從2004年至今,廣州數控的研發人員迅速從五六十人發展到了500多人,成為一個專門研發數控系統的龐大團隊。
伴隨著人才隊伍的成長,廣州數控的技術創新成果也日益豐碩。基地內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擁有國家級專利23項、新產品11項、主持或參與國家標準22項。同時,廣州數控不僅在企業內部營造了創新平臺,還主動走出去借助“外力”。他們與國內10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與上海交大、廣東工大建立了2個聯合研究中心,更有效地開展研發工作。
深入服務 尋找功能需求
GSK980是廣州數控生產研制了10年的系列產品,歷經無數次的改進和升級,今天的產品和最早的產品相比已經完全不同了,但產品的名字依然沒變。“用戶對這個產品熟悉、認可,所以我們一直沿用至今。”何敏佳說起這個產品就像在講述自家的孩子。
一個產品何以長達10年歷久不衰?廣州數控300多人的專業售后服務團隊功不可沒。
廣州數控的這個團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常規的產品故障服務,外派有200多人,為用戶提供使用后的保障服務;另一部分是分到4個研發室技術服務組的100多人,專門進行新產品的技術維護,啟發公司在產品性能和功能的研發創新。
“技術服務組是負責了解客戶對新產品的接受度,尋找市場需要的新功能,反饋給研發室促進新產品技術完善,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何敏佳認為,這個創新的尋求功能需求的小團隊,給企業研發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與國外幾家有上百年歷史的數控系統企業相比,我國在數控系統研制方面起步較晚,是伴隨著國內用戶的成長而發展起來,從最早的機床改造,到如今自主創新的中高檔數控系統,產品一步步升級。而真正投放到市場上,穩定保持較高的產品質量是用戶基本的要求。
橫向擴張 發揮技術效益
利用廣州數控系統的技術基礎和產業支撐,自主研制RB系列工業機器人,實現6自由度,具備準確、高效的搬運、裝卸、噴涂等功能,形成了今天廣州數控協同創新的重點產品之一。它可以代替高強度、高危環境崗位工人地作業,24小時不停歇地工作,非常適合應用于汽車、家電、物流等行業。
記者走進廣州數控機器人工程總部時,工程師譚慶秋正在忙著裝配、測試即將要發送到重慶參加國際機器人展覽展示的產品。他指著一個不斷重復點擊動作的機器人告訴記者,這是該機器人需要通過的重復定位精度測試之一,即120個小時重復定位后,將重復定位數據通過傳感器記錄到計算機,達到標準后才算通過。據介紹,目前,比亞迪、格力等企業都正在試用該機器人,使用效果很好,有進一步定制的計劃。
“廣州數控做機器人,今后主要是攻克多個機器人協同作業的難題。此外,基于掌握的數控技術,我們還研發了一個新產品就是精密全電動注塑機,它具有高速、高精、高效、低耗能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電子、多媒體、通訊、光學等精密制件的成型領域。”有技術優勢又低碳環保,符合市場需求,何敏佳對于這兩種產品未來的前景非常看好。據了解,近年來,廣州數控每年堅持拿出銷售收入的8%投入到技術研發中,為企業發展積累后勁。
“近年來,地方政府對于廣州數控這樣的創新型企業也是大力扶持。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及廣東省已累計支持廣州數控1億多元的資金。”廣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工業發展處副處長宮尚云告訴記者。
20年一如既往專注于數控系統的研制,讓廣州數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我們要建成國家級數控技術研發中心,形成年產銷數控系統15萬臺套、交流伺服電機30萬臺、系列工業機器人2000臺、系列精密全電動注塑機2000臺的生產能力。”癡迷于數控技術的何敏佳給廣州數控提出了這樣的“十二五”目標。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