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式互感器故障率高智能電網或減速
北興220千伏變電站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智能變電站第一批42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首座高緯度高寒地區智能變電站建設試點。該項目總投資7319萬元。而北興220千伏智能變電站的電子式互感器爆炸事件,并非個別現象。據業內人士透露,自去年秋季以來,首批建成的示范智能變電站項目中核心元器件之一的電子式互感器接二連三被擊穿,發生爆炸事件。
國網發文加強監管
據業內人士稱,湖南、云南、福建等地的智能電網變電站均發生過互感器爆炸事件,涉及到的電子式互感器生產廠家有南瑞、西安華為、新寧光電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相關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對所有建成投運的智能變電站電子式互感器暴露出的問題做過統計,故障率高達5%。不過該人士并未出示5%的數據依據,只是稱其是在一次國網體系的內部會議上聽說的。該人士還稱,國網公司還對每一個出現故障的電子式互感器逐一分析,結論各不相同,如北興220千伏變電站電子互感器爆炸原因不在生產廠家的南瑞,而是南瑞的供應商提供的電容分壓器存在質量問題;而西安華為和新寧光電都由自身的原因造成,但具體什么原因他并不知曉。
記者從國家電網旗下公司獲得的一份2012年1月13日發布的《關于切實加強電子式互感器運行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文件顯示,國網公司確實對電子式互感器故障頻發高度警惕,提出降低風險的措施。文件稱,“近年來,隨著公司智能電網的發展,已有近2000臺各種類型的電子互感器投入運行。運行情況表明,由于部分廠家設計能力不強,工藝控制不嚴,試驗檢測裝備不完善,在運電子式互感器的故障率遠高于傳統互感器,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了一定影響。”《通知》要求下屬的各運行分公司,“當繼電保護裝置不進行整體或大部分改造時,不宜將互感器更換為電子式互感器;基于現階段電子式互感器的成熟度和性價比,暫不宜對35千伏及以下互感器進行數字化改造。”業內人士對此解讀,國網公司的態度是目前電子式互感器技術上尚不成熟,出于安全考慮,有些不需要更換新型電子式互感器的則盡量不換,傳統互感器性能穩定、可靠性強,在某些項目上將會優先選擇。
智能變電站雖然設計中實現無人值守,但基于目前電子式互感器故障率高的原因,國網公司提出加強電子式互感器運行巡視的多項建議。
智能電網或減速
去年年中,國家電網在長春召開的智能變電站建設現場會上,要求加快智能輸變電工程建設。此后,國網直屬科研單位中國電力科學院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有為在媒體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在全國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變電站。他解釋這5000座并非全部新建,有些將采用智能化改造,但“要把所有要建的變電站進行智能化升級”。
上海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由于智能變電站的建設,至2020年,智能變壓器將新增總投資3500億元、智能開關新增總投資2800億元、新型互感器新增總投資900億元。
一位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高管向記者透露,出于當前電子式互感器技術上的不穩定考慮,國網公司可能會放緩智能電網的推進速度,對于電網來說安全永遠第一位。“在新技術新產品的普遍應用、大規模推廣中,暴露出一些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放緩一下,思考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
而在南網超高壓輸電公司柳州局總工程師潘濟猛看來,這一切無需太擔憂。“實際上這些問題并不大,出問題的只是電子式互感器一個環節,現在在應用方面大家小心一點。隨著技術和產品的慢慢成熟,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投資界依然看好智能電網。東北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周思立認為,出現的問題不至于影響到整個智能電網投資進度,國網的招標還在按計劃進行。“不是說互感器被炸了幾次就再也做不出來了,這可以改進。比如特高壓設備,5年前別說特高壓,就是超高壓我們也做不了,現在國內幾大變電企業不是也在做特高壓設備嗎?也都在掛網運行。我們不必糾結于幾次事故就怎么樣了,問題沒有像業內傳得那么嚴重,畢竟我國的制造能力還是擺在那里。”周思立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國網輸變電公布2012年第一批集中招標項目,雖然智能變電站推進速度依然較快,但互感器招標規模則下滑18.04%。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