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導航 自動化企業安全
摘要:浦東煉油爆炸,大連石化爆炸,上海賽科石化裝置爆炸,康菲漏雨事件發生,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過程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都在問中國的自動化企業是怎么了?隨著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對整體控制系統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誰該為自動化企業的流程作業把關,誰又該為自動化企業的過失負責!已經被提上了一個新的關注度。
煉油廠屬于高危企業,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設想,蓋因如此,管理者才應該懷有更強烈的敬畏之心,扎扎實實夯牢“防火墻”。可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反彈琵琶”的大連石化:去年“7?16”火災后不久,他們就召開搶險救援表彰大會,自己給自己戴紅花。“每次發生事故時都說會對事故原因深入調查,但迄今為止,對于此前導致事故的具體原因中石油卻始終沒有做出詳盡說明。”一名業內人士說。
猶記得,此前爆炸漏油事故發生之后,中石油和當地政府不僅未對均未對污染損害賠償做出任何表態,反倒是采取了積極措施,阻止遭受損失的水產企業和養殖戶到法院起訴。如此吊詭的表現,理由卻很簡單,中石油與大連市政府達成“投資抵賠償”的默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經濟利益大于一切,這才是關鍵所在。正因為有權力“護短”,所以問責一直缺位。每次事故發生后,應該承擔責任的中石油并沒有得到有力的處罰和監督,而問責一旦缺位,事故就有了滋生的土壤。無怪乎張泉靈嘆道:唉,大連新港讓我說什么好呢?防患于未然做不到,亡羊補牢還是做不到。
說到底,中石油的問題,表面上指向的是一個安全問題,或是管理問題,但背后的問題,卻絕對不僅限于此。失火事故,接連發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除了自身“道德缺失”,更大的問題,則是來自公權力“護短”所帶來的人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