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啟動
3月16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分布式動態放射性探測成像系統”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會議由柴之芳院士主持。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副司長吳學梯介紹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設立的背景、目標及重大的社會意義,他希望本項目能夠以產品開發為目標,加強質量管理以及與企業的合作,促進項目成果轉化,服務社會。高能所黨委書記王煥玉表示,作為牽頭單位,高能所將全力推動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按照任務書中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任務。中國科學院基礎局副局長黃敏代表中科院感謝項目參加單位、科技部對本項目的大力支持,她指出應該大力倡導大科學裝置的創新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從而回報社會;她表示中科院懷柔基地將為本項目提供良好的產業化孵化平臺。
本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秦山核電有限公司、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環境保護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共同承擔。
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處處長楊仁全代表北京市科委祝賀高能所獲得本次專項資金的支持,并介紹了科技北京工作情況、科技北京“3+1工程”以及中央將在京科技力量轉化為北京發展推動力的思想,提出北京市科委的產業化扶植計劃將為本項目的開發和產業化實施提供條件。
項目總體組組長陳和生院士從項目目標、任務設置、項目管理與實施、項目成果與考核指標及經費預算等方面對項目總體情況進行了匯報,并公布了項目總體組、技術專家委員會、用戶委員會的人員組成。該項目以高能所在大科學工程建設與運行中積累的成果為基礎,致力于掌握核探測領域的核心技術、開發關鍵部件,提升我國核監測儀器生產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項目技術負責人魏龍研究員就項目總體技術方案及最新工作進展進行了匯報,包括項目的創新性及應用價值、儀器開發任務設計方案、應用開發任務初步方案及可行性、產品工程化和產業化示范方案、考核指標及項目承擔單位的研究基礎、人才配置及條件保障等。
參會專家對本項目的研究內容、目標、方案及預算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