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節能設備?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能源消耗與能源供給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環境保護壓力不斷加大。工業作為節能減排重點領域,應該率先為國家的約束性指標做出貢獻。比如,工業已經占到社會能源消耗的70%以上,排放二氧化硫占80%以上,因此,工業節能減排首當其沖。工業是為全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力量。隨著城市化發展,交通、建筑也在快速增長,全社會的節能減排都依賴于工業節能減排的技術、產品、裝備和服務。所以,在做好自身節能減排的同時,還要大力開發節能技術、產品,以及減排的技術裝備,為工業、交通、建筑,甚至整個社會的節能減排提供技術裝備支撐,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
當前遭遇的氣候與環境問題不僅限于能源危機與環境危機,人類技術創新對環保的忽略也是原因。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持續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技術創新,發明制造了大量的產品來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生活需要,但是此模式下技術創新出來的消費類產品多數有包裝過度、缺少環境教育與告知、拋棄物難降解等環境問題,造成了今天的城市垃圾圍城、農村垃圾填河的惡果。
如何避免技術創新所導致的環境悲劇?窮其根源,在產品技術創新的源頭就必須植入多層深度的環保理念。層次一,新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對自然的污染至少要小于自然環境再生能力,減輕自然環境的自凈化與再生壓力;層次二,新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最好做到零污染,不再給自然環境的自凈化與再生施加新的壓力;層次三,新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最好貢獻是幫助自然環境的自凈化與再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中國大功率電力機車首次出口歐洲
下一篇:中德工商峰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