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機器人產業概況:服務機器人頗具競爭力
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力在一些危險復雜的工業控制環境中作業已經在制造業中廣泛的被應用。近年來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不斷降低、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們的生活質量的追求不斷提高等因素,工業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及德國等經濟高度發達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今天我們就看看工業機器人在法國的發展概況吧。
20世紀后半葉,機器人制造產業在法國逐步發展起來。20世紀70年代,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INRIA)和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研發出第一批工業機器人和第一個移動機器人,憑借原子能委員會開發的應用于核領域的機器手,法國在世界機器人制造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20世紀80年代,法國第一批服務型機器人企業誕生,私人企業也開始進入工業機器人開發領域。多種機器人服務陸續推向市場,如殘疾人護理、工業清潔、核安裝監控等等。
與此同時,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為代表的法國科研界掀起了機器人研究高潮,交通領域的機器人探測技術飛速發展。此外,法國國防業也開始進入機器人研究領域。
但由于缺乏社會和經濟的支持,法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在20世紀末逐漸走下坡路,大部分企業被其他國家的公司(如意大利柯馬公司等)收購,僅幾家小型企業留存。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21世紀初,法國機器人制造產業逐漸復蘇,新一代服務型機器人企業應運而生。一些大型企業也開始進入機器人制造業,例如達索、ECA、薩基姆、泰雷茲等逐漸參與到遙控無人駕駛機、海底機器人、地面機器人等領域。
經過十年的發展,法國機器人制造產業目前主要由三類企業組成:傳統服務型和工業機器人中小企業、新興研究型中小企業以及大型國防企業。總體而言,中小企業占多數,但多集中在特定領域或技術,僅有十幾家企業有能力生產成套機器人設備,而且資金基礎薄弱,發展受限,企業重組或破產事情時有發生。大型企業多半集中在軍事領域。
相對于民間的投資熱情,機器人制造產業較晚才引起法國政府重視,進入21世紀后,才陸續有一些機器人研究資助項目啟動。2001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啟動“ROBEA計劃”投資機器人研發;2002年,該項目共提供320萬歐元資助32個科研項目;2003年,法國實驗室與日本AIST研究機構合作建立了“機器人研究聯合實驗室”(JRL),共同開發了HRP2研究平臺;2006年,共有25個項目獲得法國政府1520萬歐元的資助;2008年,法國武器總署將防御功能確定為機器人研發的首要戰略;2011年,法國啟動“投資未來”項目,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投資200萬歐元,資助15個實驗室的機器人研究開發工作。
除資金支持外,法國政府還重視相關人才培養。2007年,機器人研究集團成立,聚集了六十幾個科研實驗室;截止到2010年,法國科研界共有由600名研究人員和300名在讀博士構成的六十多個研究團隊從事于機器人研究行業。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工業園區隨之建立,比較著名的有法蘭西島、羅恩-阿爾卑斯地區、中部比利牛斯地區工業園區。
如今,法國具有國際領先的機器人研究團隊,尤其是在世界服務型機器人領域頗具競爭力。為推廣服務型機器人產業,法國還于2007年成立了服務型機器人協會(Syrobo),2011年在法國里昂組織了第一屆服務型機器人國際展覽會。
從科學研究層面看,根據機器人研究集團的分類,法國服務型機器人研究可分為八類:醫療、自動運輸工具(陸地或航空)、自動化操作、機器人系統先進操作結構、機器人系統和用戶互動、創新機械和機械電子結構設計、類人型機器人、機器人神經組織。
從應用層面看,法國服務型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醫學領域,如矯形和機能訓練、外科整形。此外,機器人無人駕駛偵察機、自動運輸工具、個人護理等方面應用也逐漸增多。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