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醞釀 制造業掀起五大變革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質就是通過兩化融合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并且重塑制造業的競爭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戰略性眼光來看待和認識兩化融合在推動新工業革命尤其是制造業生產方式變革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把制造業作為重點領域來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在6月29日召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層研討會上指出。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儼然已經成為世界輿論的關鍵詞。人們預感著一場如火如荼的產業革命正在醞釀之中。
第三次工業革命來了
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預言,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相結合基礎上的新經濟的到來。書中提到,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傳統的、集中式的生產經營將逐漸被第三次工業革命分散、扁平的生產經營方式取代,這將從根本上重構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
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家》也提出,制造業數字化將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一個加速全球化的世界里,制造業走向數字化的趨勢下,一些重大變化已經發生。智能軟件、新材料、機器人、新的制造方法將形成合力,產生足以改變經濟社會進程的巨大力量。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總裁張亞勤認為,新一代工業革命靈魂是信息革命。他認為,制造業中勞動力因素在整個產業鏈里面的比重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服務、創新和軟件。
“無論是里夫金、經濟學家雜志提出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張亞勤提出的‘新一輪工業革命’,都說明新工業革命正在成為全球共識。”羅文表示。
從人類歷史上看,每一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和發展,都集中體現在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上,對于第三次工業革命來說,兩化融合無疑是制造業深刻變革的引領者。
深刻變革之一:全球制造
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下,單個企業可以包攬生產的全部過程,而且產品的價值鏈在一個企業內部就可以完成。全球制造則是由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共同生產完成某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的活動,企業內部的生產經濟行為延伸到全球范圍內的眾多企業。
那么全球制造為什么能夠成為可能,變為現實?羅文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能夠突破空間對生產經營方位和方向的約束,實現異地間企業產品設計,制造銷售采購等業務的協同和資源共享。“應該說,沒有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就不可能有全球制造的快速發展。”羅文強調。
深刻變革之二:柔性制造
簡單說,柔性制造就是能夠任意改變企業產品產量和品種。過去,企業主要實現單一品種的大批量生產,且只能加工一個或幾個相似的零件,難以應付多種小批量生產。現在,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及時改變生產工序和工藝,使得同樣一套制造系統能夠靈活的生產多種產品。
柔性制造之所以由可能變為現實,其關鍵技術主要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模糊控制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及智能傳感器技術等。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質就是通過兩化融合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并且重塑制造業的競爭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戰略性眼光來看待和認識兩化融合在推動新工業革命尤其是制造業生產方式變革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把制造業作為重點領域來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在6月29日召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層研討會上指出。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儼然已經成為世界輿論的關鍵詞。人們預感著一場如火如荼的產業革命正在醞釀之中。
第三次工業革命來了
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預言,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相結合基礎上的新經濟的到來。書中提到,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傳統的、集中式的生產經營將逐漸被第三次工業革命分散、扁平的生產經營方式取代,這將從根本上重構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
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家》也提出,制造業數字化將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一個加速全球化的世界里,制造業走向數字化的趨勢下,一些重大變化已經發生。智能軟件、新材料、機器人、新的制造方法將形成合力,產生足以改變經濟社會進程的巨大力量。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總裁張亞勤認為,新一代工業革命靈魂是信息革命。他認為,制造業中勞動力因素在整個產業鏈里面的比重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服務、創新和軟件。
“無論是里夫金、經濟學家雜志提出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張亞勤提出的‘新一輪工業革命’,都說明新工業革命正在成為全球共識。”羅文表示。
從人類歷史上看,每一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和發展,都集中體現在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上,對于第三次工業革命來說,兩化融合無疑是制造業深刻變革的引領者。
深刻變革之一:全球制造
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下,單個企業可以包攬生產的全部過程,而且產品的價值鏈在一個企業內部就可以完成。全球制造則是由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共同生產完成某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的活動,企業內部的生產經濟行為延伸到全球范圍內的眾多企業。
那么全球制造為什么能夠成為可能,變為現實?羅文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能夠突破空間對生產經營方位和方向的約束,實現異地間企業產品設計,制造銷售采購等業務的協同和資源共享。“應該說,沒有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就不可能有全球制造的快速發展。”羅文強調。
深刻變革之二:柔性制造
簡單說,柔性制造就是能夠任意改變企業產品產量和品種。過去,企業主要實現單一品種的大批量生產,且只能加工一個或幾個相似的零件,難以應付多種小批量生產。現在,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及時改變生產工序和工藝,使得同樣一套制造系統能夠靈活的生產多種產品。
柔性制造之所以由可能變為現實,其關鍵技術主要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模糊控制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及智能傳感器技術等。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