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本電子產業集體沉淪形勢評析
不僅如此,其實整個日本電子行業在與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競爭中都處于非常艱難的境地,索尼、松下、夏普悉數巨額虧損。
轉型動作太慢、決策緩慢固執使得日本這些昔日傲視全球的電子巨頭未能跟上外部市場和技術創新的變化速度,從而在全球電視及液晶顯示市場的領先地位逐漸被韓系企業所取代,而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電子企業又在后頭緊追不放。夾在中間的日本電子企業如果沒法揚長避短拯救自己,或許很快就會在這一輪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一個個倒下。
決策失誤故步自封
就像萎靡不振達20年之久的日本經濟一樣,長期以來,故步自封的日本電子產業缺乏創新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技術創新。夏普陷入破產之境有全球液晶顯示產業持續不景氣的大背景,但兩三年前夏普還是優秀企業的代表,淪陷速度如此之快,也與其經營決策上的致命誤判與固執理念有莫大關系。夏普集中全社資源發展液晶電視事業,在初嘗甜頭之后更是把液晶顯示面板視為“賺錢機器”并開始全身心投入。而且與許多日本企業紛紛將事業重心轉向海外不同,夏普大部分事業留在日本本土,解決了50萬人的就業問題,還被譽為防止日本產業空心化的企業模范。
2007年到2008年,夏普從液晶面板到液晶電視一體化事業達到巔峰狀態,2007財年銷售額高達3.4萬億日元,純利潤也有1019億日元。但此時,全球液晶電視產業已經悄然發生巨變,作為核心部件的液晶面板也已不是個別廠家所能壟斷的核心技術產品。
然而,面對激變的行業環境和價格不斷下降的液晶面板,好“大”喜功的夏普沒能適應,在韓國、中國同行紛紛加入競爭,液晶面板明顯將供大于求的整體環境下,夏普依然固執地認為應該繼續往大尺寸方向發展,并孤注一擲地投入萬億日元巨資建設可生產世界最大液晶平板的堺工廠。2009年10月,這個有著最先進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工廠開工,但由此也開啟了夏普的巔峰墜落。
資本合作久拖不決
究竟該拿什么來拯救山窮水盡的夏普呢?日本經濟界人士分析,似乎只有斷臂求生接受臺灣鴻海公司“苛刻”的條件以換取其注資,夏普才有“前途”。鴻海期望夏普轉讓手中的“王牌”IGZO技術,即下一代中小型液晶技術,夏普是世界上唯一實現該技術量產化的廠家。這種技術以特殊的氧化物半導體替代硅,可以使液晶顯示的解像度提高到現有產品的4倍,同時還更加省電。在電視液晶面板價格低迷的背景下,夏普將IGZO下一代液晶顯示技術視為今后公司發展的支柱,百般不愿轉讓,據說這是雙方談判久拖不決的真正要因。
不少日本業界人士主張夏普應以技術和經營權換取資本合作。曾擔任夏普液晶研究所研究員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教授中田行彥就建議夏普與鴻海取長補短,早日啟動在液晶顯示面板和液晶電視整機制造業務方面的合作,這樣夏普的堺工廠量產的100寸超大型液晶電視可以低價占據市場。
但也有不少日本經濟界智囊不支持靠外國資本來挽救本國企業,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前田昌孝就認為這將使夏普乃至類似夏普的眾多日本企業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核心技術拱手讓給外資,而且合作協議落實后被裁減的技術人員很可能流失到海外,從而引發技術空心化,危及日本制造業的競爭力和國家風險管理。
創新乏力錯失良機
“百年老店”夏普如今淪落到需要一個創業至今不到40年的代工企業援救的境地,可以說是整個日本電子產業乃至制造業沉淪的縮影。
電子產業是個技術更新換代很快的產業,曾享譽世界引領全球多年的日本電子企業近些年來創新能力不足,這是日本電器巨頭集體巨虧的根本原因。在日本,智能手機風靡熱賣電子消費市場,最熱門也最為流行的無非是蘋果的iPhone和iPad,還有占據銷售排行榜前列的三星電子。在低端智能手機及終端市場,也有華為和中興的身影,而日系本土廠家的產品卻種類稀少表現平平。在液晶面板領域,一家韓國三星就讓日本幾乎所有行業巨頭難以招架。在原始創新和軟件方面不及美國,在制造及營銷上則不如韓國。在所謂的失去的20年中,曾經造就“日本制造”美名的電器巨頭們對市場不敏感,創新意識和創新速度滯后,產品研發能力令人憂慮。而且從世界范圍看,日本相關產業錯過了軟件革命、互聯網等許多大發展的機會。
此外,日本資源匱乏,人力成本又高,隨著全球化深入,日本相關產業不得不走出去,產業鏈許多環節要遷到海外,所以海外市場失去技術及競爭優勢也是日本電子產業集體淪陷的要因之一。而留在日本國內的高端產業鏈環節,又因為持續的日元升值而對出口帶來巨大負面影響,虧損連連。
“主動放棄”重點轉移
也許,對于日系電器巨頭來說,在液晶電視領域乃至整個電子產業的“不爭氣”表現,既有面對激烈競爭的無奈,也有產業結構升級轉換的“主動放棄”的成分。
索尼和松下這兩個長年在世界電子市場上競爭的死對頭在今年6月首次宣布合作開發利潤高、附加值大的下一代有機EL電視技術,期望在技術和資本上抱團取暖與韓國一拼高低。日本電子巨頭產業重點轉移的跡象也不斷顯露。索尼積極接洽因會計丑聞而巨虧的奧林巴斯,欲行合作獲取后者世界第一的醫療內窺鏡技術,從而加強醫療業務。而松下也更加關注開發太陽能電池等節能環保產業,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并已致力于開展新一代環?!爸悄苌鐓^”等與高效利用能源相關的業務;夏普如能渡過難關,將會加強開發用于智能手機的IGZO下一代中小型液晶顯示屏技術。
看來,不管是主動還是無奈,對于曾經引領潮流帶動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在如今處于崩潰邊緣的困境下,必須進行業務重組和產業轉型才能求得活路。窮則變,變則通,或許正如日本歷次產業升級一樣,日本電子產業將在危機中生存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