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失去全球制造業領先地位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刊登一篇分析文章,探討中國會如何失去全球生產中心的地位,而讓美國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龍頭。
文章稱,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所受到的壓力已經越來越清楚的顯現,包括制造業的整體低迷,而制造業是中國總體經濟增長關鍵的和不可測的一部分。
中國作為全球生產基地的吸引力目前仍然存在,但已經開始被幾方面的因素打破。這些關鍵因素包括勞動力成本上漲、技術工人短缺、知識產權侵權現象泛濫、法律法規執行不力等。
由于人口結構的改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和資本積累過程已經達到頂峰,所以它的經濟模式將向科技和創新轉變。
相比之下,美國卻因為有了“智能”公司和觸摸屏技術、在巖油和天然氣開采方面的先進技能和改變世界制造業的三維打印術,成為全球制造業的領先國家。
文章說,即使中國掌握了三維打印術這一生產單個產品和生產成千上萬產品同樣成本的制造業新技術,仍然可能無法招來外國公司經歷長途旅程把原料運往中國,然后制成產品運出中國。
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有許多傳統造成的缺陷,要克服它們也許很困難,不過文章樂觀地認為,它們不可能永遠成為革新與技術競爭的阻礙。
文章說,中國的經濟模式轉換還需要廣泛的政治上的改革為基礎和支撐,以及更強有力的體系和國家對個體企業的支持態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