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航空與便捷出行成為民航發展趨勢
由國際航協(IATA)和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主辦的2012年中國航空信息化論壇于12月6日~7日在杭州舉行。智能航空和便捷出行成為本次論壇關注的主題。來自IATA、SITA以及國內各航空公司、機場信息部門的精英參加了論壇。
IATA提出了智能機場與便捷出行的愿景,即旅客進機場后10分鐘內完成值機、托運、安檢、通關服務并進入免稅店購物;旅客下飛機后30分鐘內能夠提取行李、通關并搭上出租車。
SITA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傅良中在論壇上表示:“自助服務給機場、航空公司和旅客帶來的益處有目共睹。每年SITA的‘世界航空運輸旅客自助服務調查’都顯示,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喜歡使用現有的自助服務,且使用率也呈增長趨勢。”
根據2012年SITA“世界航空運輸旅客自助服務調查”顯示,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中,有超過90%的受訪旅客希望通過手機搜索航班信息并接收航班更新和登機牌信息。在受訪旅客中,71%使用智能手機,因此可方便地使用上述服務。今年的數據在2011年的基礎上大幅激增。在去年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調查中,僅67%(2012年為94%)的受訪旅客表示對移動航班信息更新感興趣,78%(2012年為92%)的受訪旅客期望使用移動登機牌。
盡管北京的受訪旅客對自助服務興趣盎然,且實際使用的比例亦有所上升,但與其他機場相比仍有差距。今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53%的受訪旅客在調查當日使用了自助登機服務,較2011年增長了18%,但仍然低于全球68%的使用率。在參與調查的6個機場中,其中1個機場的自助登機服務使用率高達85%。因此,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自助登機服務使用率尚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同樣,移動值機和移動登機牌的使用也大有可為。在北京,28%的受訪旅客使用移動值機服務,僅8%的旅客使用移動登機牌服務,而兩者的全球使用率分別為32%和21%。目前,全球有73%的旅客可以享受自助值機服務,而不同地區的普及率有所不同,美國的比例是94%,東北亞是70%。由此可以看出,航空公司和機場在為旅客提供便捷服務方面大有可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