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LC市場火熱 國產廠商謀求改變
現代工業生產在人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都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提高效率、自動化生產成為企業解決成本的關鍵。于是自動化生產設備中占據設備重要地位的模塊PLC需求量猛增,形成了火熱的PLC市場。

PLC工廠生產線
中國PLC市場現狀
我國工業企業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如機械行業80%以上的設備仍采用傳統的繼電器和接觸器控制。加入wto后,中國正日益成為世界新的制造業基地,制造業的控制主要以邏輯控制為主,大量傳統產業的自動化改造也為plc的應用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于種種原因,國產品牌的plc在國內plc市場份額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中國目前市場上95%以上的plc產品來自國外公司。目前中國plc市場主要廠商為siemens、mitsubishi、omron、rockwell、schneider、ge-fanuc等國際大公司,歐美公司在大、中型PLC領域占有絕對優勢,日本公司在小型plc領域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韓國和中國臺灣的公司在小型plc領域也有一定市場份額。
國內媒體關于中國plc市場展開過研究,依據得到的樣本分析,初步得出正在使用的眾多plc的品牌中,西門子、三菱及omron占據絕對的優勢,60%左右的用戶使用了這些品牌的plc產品,而rockwell/ab、ge-fanuc和富士等品牌也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中國PLC市場增長區域及特點
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由于華東、華南地區plc應用較為普遍,市場規模接近飽和,除了plc更新因素外,新的plc市場增長點不是特別明顯。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的plc市場份額分別為25%和22%,兩地總和接近市場一半份額,主要是江浙、山東及廣東一帶是中國制造業最為集中的區域,對plc應用需求比較旺盛。而華中、華北、東北地區由于中部地區經濟戰略崛起和國家東北經濟振興的政策影響,帶動了plc市場在這些地區的份額的提高。
二線城市潛力大有作為。由于華東、華南地區PLC應用較為普遍,市場規模接近飽和,除了PLC更新影響因素外,新的PLC市場增長點不明顯。在廣東、江浙沿海一帶,制造業最為集中,對PLC應用的需求量也相對集中,2011年,有近五成的PLC產品銷往此處。可見,目前華東、華南地區仍是PLC市場的主要銷售區域。
在華中、華北、東北地區,由于國家區域經濟和城市戰略規劃以及武漢城市圈等的興起,經濟增長勢頭迅猛,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將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所以工業領域對于PLC應用需求也將隨之增長,同時南昌、合肥、鄭州、太原等地大規模建設城市軌道交通,PLC市場規模也將水漲船高,這些區域未來PLC應用市場將潛力巨大。
智能制造熱潮拉動PLC市場
未來機床的方向是數控化和逐步高端化,這些機床都需要使用大量plc和運動控制器/卡來逐步取代繼電器或機械控制,使得機床的整體性能得到提升,因此從長遠來看,plc和運動控制器/卡在機床行業的應用還是會很有潛力。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用戶對plc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在同等價位下,希望plc能夠集成更多功能,如多軸插補功能等,甚至把原來不帶有運動控制模塊的plc轉化成帶有運動模塊,這些都是plc廠商面對這場危機時所需要考慮的,在人人捂緊錢包的時候,只有高性價比的產品才能在這場危機中勝出,而對于運動控制器/卡,開放性將是其發展趨勢,不再借助相關平臺即能實現運動控制功能。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采集。這些控制,最初都是由繼電器完成的,上世紀六十年代,plc最初是為了替代繼電器控制而產生的。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plc的功能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最初的簡單邏輯控制外,在模擬運算、數字運算、人機接口、網絡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可應用于壓力、轉速、溫度、位移等各式各樣的控制場合。21世紀,plc已經成為工業控制中的主流控制器,在市場上占據首要位置。
中國PLC市場規模將達88億
我國大中型企業普遍采用了先進的自動化系統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但絕大部分小型企業尚未應用自動化系統和產品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