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念輕松控制機器人
意念控制技術一直是機器人研究領域的熱點。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人,比如用意念玩游戲、用意念控制假肢、用意念控制家用電器等。繼早前日本科學家通過掌握人腦頭皮層的電流變化和血液的流動等信息來控制機器人,如今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阿斯拉姆教授又宣稱,設計出一種感應器,可讀取人類前額透露出的“默想”信息來控制機器人的行為。

以前的研究:實驗效果尚不穩定
這種意念控制技術其實在2007年便已取得了較大突破,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生曾開發出了一套新系統,可以讓使用者通過思維來控制機器人抓取并搬運物體。不過當時所使用的感應器相當復雜。
2009年英國《每日郵報》也報道過一家日本公司開發的新技術,是通過識別大腦頭皮層電流變化和血液的流動信息,實現由人的大腦意念來控制機器人。當時這種技術已可以實現比如打開汽車車門或者關閉家里的暖氣這樣的簡單動作。使用者只需在腦海里想象一些簡單動作,比如移動雙手、慢跑以及吃飯等,通過傳感器,電腦便會讀取到人類大腦頭皮的電流變化和血液流動等信息,再通過無線傳輸技術轉換成命令傳送給機器人,讓機器人完成指定動作。
不過當時該日本公司的技術人員稱,由于讀取數據不穩定,所以這項技術暫時還不能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比如使用者如果受外界影響稍一分心,就會出現控制失誤,導致機器人行為失控。而且每個人的大腦構造不同,每一位使用者在戴上感應器進行試驗之前,科研人員都至少需要花上兩至三個小時來研究使用者的大腦構造,才能夠令機器人更準確獲得相應人腦的信息。
最新的研究:普及使用簡單又方便
在最近兩周,機器人技術又在全球范圍出現很多激動人心的新進展。比如亞馬遜提出動用“無人機投遞包裹”、谷歌收購了機器人技術公司。如今IEEE(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員之一的阿斯拉姆教授又宣稱,他們創造出了可以通過意念來控制的機器人,而且用來操控的道具僅僅是一個可藏入一頂太陽帽里的小銅圈和一個小小的接收器而已。
有著18年業內研究經驗的專家阿斯拉姆教授通過一段視頻展示了這一技術。這套裝置被安裝在一個棒球帽內,包括有裝在前額位置的一塊腦電傳感器(小銅圈)、裝在側面的一個傳送信號用的收發裝置以及一個微型電源和電源開關。他稱,人類前額可被感知的信號僅有10微瓦,新技術中的感應器會準確接收到這些信號,并將所感應到的信號放大并分離出來,然后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傳送給電腦進行計算。通過計算注意力的水平和默想的程度,電腦便能控制機器人身上配套的無線電電源開關和接收裝置。整個過程主要是用開關來平衡電流并控制機器人,操作者只需集中注意力即可控制,一旦分神,機器人就會停下動作。
阿斯拉姆教授把這項技術稱為“單電極腦電描記技術”,最重要的是,它是一項非入侵式來檢測大腦狀況的單電極技術。他表示目前該項目中的機器人已可運用于操作無人飛機、假肢、智能家居,甚至還可以用于神經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的早期檢測。他相信再過幾個月,這項技術就可用于個人健身用的體育器材上,使其造價更便宜。
此外,由于體積小,設備簡單,這套裝置還可裝在假發內,將電路和腦電接受器完全隱藏起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