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LED行業前瞻:企業是并購還是站隊
2014年,LED故事的開頭并不屬于平淡,近期產業整并的浪頭比預期來得更加密集和猛烈。三安光電、遠方光電、茂碩電源等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舉動,令人不禁感慨,利用資本運作進行投資并購正成為中國LED產業的一大新趨勢,而業內巨頭的隱約浮現,也加速了企業合作站隊的進程。
憶往昔,全球LED產業大致經歷了兩輪重要的并購高潮。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國際一線大廠飛利浦、Cree、OSRAM、GE發起了LED的一輪并購。通過并購產業鏈各細分領域,各家企業累積了技術、專利、產能、全球化布局方面的優勢;另一輪則是2011-2012年,在中國臺灣地區LED業內,發生了晶電對廣鎵、億光對泰谷并購,及隆達和威力盟合并等多起案例。
在上述并購中,中國LED企業顯然更多只是作壁上觀的“小學生”,而如今自己的身份正火速轉變為親歷的主角。
早在去年,三安光電不但收購美國LuminusDevices100%股權,與臺灣璨圓的“戀情”也修成正果;福日電子一波三折收購邁銳光電;鴻利光電收購佛達進軍LED汽車照明……并購迭起,加之年中接連曝出的中小LED照明企業、臺灣芯片廠歇業倒閉事件,產業整合將加速的判斷更加確立。進入2014年,這一判斷果真開始得到應驗,不過發生在此前資本事件并不常光顧的設備領域,遠方光電收購先進光電、茂碩電源收購連碩設備。
毋庸分說,上市融資為企業提供了現金流以外的并購資金,而企業自身技術、品牌、管理等綜合實力的提升更是為其收購增加了底氣??梢哉f,中國LED企業正在遵循著國際照明巨頭慣用的路徑,正不斷做強做大。
2014年LED照明被披上爆發的外衣,行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初見端倪,LED的龍頭企業都在積極擴張,芯片、封裝行業規模為王,并購為企業帶來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最明顯的作用表現為規模經濟效益的取得,即1+1>2的效應。而國內一些大的芯片公司和照明應用企業為了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或許會加大入股封裝企業。
當然行業的整合也可以表現為國內或中外企業間的強強聯合,這在今年一季度表現地愈發明顯。當前強強聯合的催化劑也有所不同。
首先,中國LED企業實力不斷的壯大,尤其是三安光電等龍頭企業聚集效應逐漸形成,未來甚至會逼迫企業站隊,出現陣營化。
其次,擴產的芯片、封裝企業各取所需,為了穩定消化產能和保證上游供應,進行戰略合作。近期,三安光電與國星光電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采購、供應LED芯片項目為基礎,推動戰略合整并進行時作關系。
再次,與國外大廠合作,也被看成是國內LED企業產品走向世界,產生高端市場銷售效應的途徑和手段。正如三安光電對于同首爾半導體成立合資公司,親承的那樣,“可以看作是三安是在芯片代工,但更重要的還是芯片的銷售出??诩庇诳焖俅蜷_,尤其是在新一輪芯片行業產能擴張的大背景下。”而洲明科技子公司翰源照明聯手三星LED,意味著LED光源使用三星的器件,市場認可度也會高很多,讓這一LED照明電商品牌更具競爭力。
還有就是國產化方面,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顯著提升,趕上甚至超越國外企業,也為企業間的合作提供了保證。比如,杭州中為與鴻利光電的戰略合作就重點涉及未來生產設備的智能化,被認為是國產高端設備市場主流化的標志。
從政策層面看,未來LED產業并購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日益寬松。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根據《意見》內容,除“借殼上市”、“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需要證監會審批外,其他并購重組均取消行政審核。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并購重組松綁的信號,市場化的并購浪潮將在資本市場掀起,大大降低企業并購重組成本。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