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市場悄然崛起 國際機器人巨頭動作頻頻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這么短時間內爆發出對機器人如此大的需求。在窺見了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后,全球機器人巨頭大舉進軍,動作頻頻,把更多資源投入到中國。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本土機器人企業正致力于長期研發,并積極探尋突圍之路。在本周舉行的2014年中國國際機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機器人大會上,眾多國內外知名的機器人企業展示了他們的最新技術和最高端的產品。
中國機器人市場悄然崛起
除了傳統的重型工業機器人外,此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是,人機交互的合作型機器人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電子、食品、醫療和物流等各大主流領域。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主管帕特里克·施華寇表示,現在很多機器人制造商開始研發輕便型的,能與人一起工作的合作型機器人,這也代表著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現在的機器人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手和手臂,機器人也有自己的眼睛,能感知周圍的環境,并對此作出靈活反應。
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購買國,購買機器人數量超過3.6萬臺,超過日本、美國和德國。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阿圖羅·巴榮賽利表示,過去幾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中國機器人的密度相較于國際發達國家依然很低,這意味著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謂機器人密度,是指每1萬個勞動力當中所擁有的機器人的數量,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5臺。日本和韓國都擁有接近400臺,而中國只有23臺。
中國本土機器人制造商開始絕地反擊。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制造企業—新松機器人展示了負載高達500公斤的最新型機器人。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表示,新松已經投入大量研發力量,目前從內部核心,到系統和軟件等關鍵性的技術,都是自主的版權。
國際機器人巨頭動作頻頻
過去的4~5年里,中國汽車行業以及電子行業的機器人使用量快速增長,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汽車制造產業是推動機器人需求的重要原因,中國大約60%的機器人用于汽車制造。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會上,柯馬展示了最新款Racer機器人。這是首款在中國生產,供應全球使用的機器人,標志著中國已經開始成為全球機器人研發中心。
越來越多國際機器人制造商近幾年開始大舉在中國開設工廠。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德國庫卡機器人首家海外工廠今年3月落戶上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亞洲機器人市場的需求。庫卡中國CEO孔兵表示,今天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已經不完全局限于汽車了,庫卡的用戶群已經大大擴展到汽車以外的行業。目前中國市場每年都在以15%到20%的速度增長,遠遠領先于全球平均的機器人裝機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