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布局光伏發電產業 新能源格局初步顯現
11月21日,漢能光伏應用項目合作座談會在淄博召開,這標志著淄博的光伏發電邁上新的臺階。由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德諾鋁業合作開發的光伏發電項目已經進行并網發電前的最后調試。在距離張店100多公里外的沂源縣東里鎮梅家坡社區,83戶居民自家樓頂上的太陽能已經實現并網發電。梅家坡社區的綠色發電模式是淄博首例,代表了新能源未來的應用發展方向。
光伏發電進入尋常百姓家
“現在家里的冰箱、電視用電基本不用自己掏錢了。”12月1日上午,梅家坡社區一戶居民告訴記者。在梅家坡社區,整齊的二層樓樓頂上都裝了太陽能發電板,這些由鎮上統一投資安裝的太陽能發電板于兩個多月前實現了并網發電。
據了解,梅家坡社區屋頂光伏太陽能分布式發電項目總投資120多萬元,設計裝機容量100千瓦。梅家坡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永告訴記者,居民家里裝上太陽能發電板后,發的電將聯入電網,如果居民用電量不超過發電量的話,居民用電就不用再自己掏錢,每戶每年能比過去省下500元錢左右的電費,除此之外,太陽能發出的多余的電還可以并入電網,產生一部分收入。
梅家坡社區用上太陽能發電,不僅給居民帶來經濟效益,還創造了社會效益。
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并舉
除了民用光伏發電,工業用光伏發電也在大踏步推進。
12月1日,淄博首家利用光伏發電企業———山東德諾集團正在進行最后階段調試,利用光伏發電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省可觀的成本支出,也將對社會在節能減排方面作出積極貢獻。12月1日,記者采訪獲悉,并網發電后,在項目涉及周期(25年)內,可為企業節省電費近960萬元,而對社會來說,25年可節省標準煤44293.63噸,可節約用水392315.5噸。
記者采訪獲悉,25年后,整套太陽能發電設備資產無償劃撥企業所有,此后所發電力免費使用。此時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效率維持在70%—80%,即年發電量在288萬度電左右,企業可直接免費使用,即每年可為企業節約236萬的電費開支。
光伏發電為何對企業具有吸引力?山東德諾集團變電站站長張榮蘇說,建設過程不影響企業現有生產生活,不會對現有廠房造成破壞,項目并網投產后,設備的日常維護均由安裝方工作人員負責,無需企業投入人力、物力。
新能源格局初步顯現
淄博布局光伏產業,早已有跡可循。
2013年8月,淄博高新區被列為國家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利用高新區內工業廠房屋頂安裝50MW多晶硅電池組件,建成后年發電量約5500萬千瓦時,90%以上企業自用。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像梅家坡社區所開展的民用光伏發電,淄博市持支持鼓勵態度,從去年7月至今年8月,淄博市已有95戶居民安裝了屋頂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185千瓦,年發電量可達26萬千瓦時。
北部發展光伏產業,南部山區發展風能,同時發展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淄博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實現了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淄博已有淄川浩源、高青騰飛2個生物質發電項目獲得核準,每年可利用各類生物質原料31萬噸,發電29000萬千瓦時。面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這一難題,淄博在2007年7月投入運行2.4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基礎上,又在淄川區新建3萬千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于2014年3月獲省發改委核準,現已開工建設。
山東省將設億元專項支持資金
今年以來,山東省密集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支持發展光伏產業。這無疑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9月30日,山東省公布《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13〕24號文件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實施光伏發電價格補貼和資金支持政策。2013年至2015年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確定為每千瓦時1.2元,高于國家標桿電價部分由省級承擔;2013年至2015年,納入國家年度指導規模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所發全部電量在國家每千瓦時0.42元補貼標準基礎上,省級再給予每千瓦時0.05元的補貼。
從山東省發改委公布的信息來看,山東省將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利用荒山荒地、鹽堿地、灘涂、水面等未利用地及采礦廢棄地,探索更加靈活的土地供應方式,積極穩妥地推進各種類型的光伏電站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還將開發建設風光互補等多能互補電站。同時,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今年,我省還將籌集資金1億元設立山東省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專項資金,擇優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予以支持。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機關、學校、醫院、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筑等,都將有條件地實現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