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要擁有自主核心技術
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浪潮的推動下,制造業大省廣東不少企業開始加快“機器換人”腳步,通過工業自動化和智能機器人推進轉型升級,搶占“智造”業高地。
近日,以“珠三角‘機器換人’與中國智造的未來”為主題的智能裝備專題會議在廣州舉行。150多名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等與會代表,圍繞“廣東省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的現狀與前景、智能制造與‘機器換人’如何推進、中國民族機器人行業如何崛起”進行了深入探討。
廣東省副省長劉志庚強調,當前制造業發展速度由高速變為中高速、由要素驅動變為創新驅動,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刻不容緩。劉志庚表示,下一步,廣東將著力提升智能制造自主創新的能力,加快機器換人的步伐,完善智能制造公共服務的體系,力爭到2017年全省機器人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產值達600億元,產值超百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達到4個,建成2個國內先進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基地;2025年基本建成智造強省。
于此同時,劉志庚也提到,廣東機器換人步伐在全國走在前列,但也要看到最大問題在于生產機器人和生產機器人零部件的企業不少,但關鍵技術還是靠引進,要把這塊附加值最高的“短板”補上。
現場與會企業家也多次提到要提高我國機器人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
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現場介紹,格力2012年底開始開始推動“機器換人”,到目前為止,格力空調生產線已實現完全無人生產。這些崗位換下來的工人通過技能培訓,轉化成為技工。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敏佳提出,“機器換人”會大量減少用工,未來10分鐘就可以生產1個機器人,假如被外國企業壟斷了機器人的語言和標準,那么幾百萬人的就業就會被外國機器人所替代。
“我們都在講自動化,但是我們的軟肋和唯一的出路是要擁有自主核心技術。”董明珠表示,中國制造業不缺市場,缺的是自主技術,中國企業“走出去”不能單純依靠工廠制造的產品,而是要靠技術走出去。董明珠呼吁,組織發起珠三角智能制造企業聯盟,“抱團”發展。
何敏佳表示:“當我們討論‘機器換人’,更要關注機器是誰制造的。”機器人產業從研發到制造環節都需要大量人才,何敏佳建議企業多考慮如何培養裝備制造業新型人才。“希望機器人企業都有這樣的精神,要自主研究裝備、培養人才,也希望制造業企業注意研發自己的機器人,不要急于購買外國機器人,給中國制造業一些成長的時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