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限制國產傳感器競爭力
幾年來,我國傳感器市場發展迅速,增速所提高。超過了15%。但是國內的傳感器行業還有技術不成熟、技術低價格高等問題,大大降低了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目前,在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下,中國的傳感器在國際競爭力上有所提高。
由于我國與歐美等發達地區任然有一定的差距,研究技術薄弱。傳感器的技術暫時不能完全滿足國內的需求。但是現如今在我國政策的支持下,傳感器企業數量和行業規模發展快速加快,未來行業的前景廣闊。
2012年中國傳感器主要應用于四大領域:工業控制、汽車電子、通信電子以及消費電子,其中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市場份額為42%左右。傳感器同時廣泛應用于醫療、環保、氣象等領域。這些行業對傳感器的需求增加,為傳感器產業提供很好的發展機會。未來的五年,國內傳感器的市場平均銷售增長率將達31%。
雖然我國傳感器需求高、發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技術水平偏低、種類欠缺、研發能力差等問題。我國目前有1688家企事業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但從事MEMS研制生產只有50多家,而且規模和應用都較小。產業沒能規模化發展,從而導致我國傳感器呈現出技術低價格高的局面,在國際市場上就失去了優勢,也使得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根據ICInsights2015年新版光電-傳感-分立元件報告,由于物聯網、可穿戴等應用市場成長迅速,以及用于自動控制系統的嵌入式測量功能的普及,傳感器的出貨量將急劇攀升。不過銷售額的成長率將被單價下滑拖累而拉低。
所有半導體傳感器的平均售價未來五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會達到-5%,這一下降速率大約是此前五年的兩倍(2009~2014年均復合下降2.5%左右)。根據IC
Insights的最新報告,2014年至2019年,傳感器增長強勁,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4%,五年內全球出貨量達到191億顆。銷售額有望達到6%的年復合增長率。2009年至2014年傳感器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達17.1%,并于2014年創出57億美元的新高。
不斷有新的傳感器供應商殺入市場,導致競爭加劇是傳感器單價下降的原因之一,下游大廠商不斷壓價也使得價格逐漸下降。傳感器單價下降不但降低了高度競爭的傳感器市場增長率,也壓縮了傳感器供應商的利潤空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