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解密工業4.0的“肥差”歷史變遷
11月15日-16日在土耳其舉行的G20峰會,經濟發展又將成為重要的話題,工業4.0、中國制造2015,將是重點討論的的話題。工業4.0的特征,結合了當前互聯網+的因素,今后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其生產特點是批量小、品種多。如何做到準時交貨,卻考驗供應商。
筆者先后在幾家著名跨國公司從事過幾年采購管理工作,最先是在大批量多品種的公司做采購,那時的采購是“強勢方”,被供應商稱為“大爺”,也常常被稱為“肥差”。
隨著個性化定制要求的客戶越來越多,轉為成為了小批量多品種的采購狀態。
雖然都是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但昔日那種強勢采購的“大爺”的優勢不復存在,供應商與采購方時常被戲稱為敵強我弱,采購從“大爺”變成了“孫子”。于是一些企業領導不理解,“你拿錢買他的東西,他(供應商)還那么拽?”
不具體分析還真不知道,分析了還真會讓人嚇一跳。原來,如今的采購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買賣關系,尤其是當你的采購量達不到供應商的批量生產要求時,想讓人家積極為你供貨,在供應商的產能處于高度負荷狀態下,即便供應商的銷售人員希望每批訂單都能準時交貨,恐怕其公司管理層和生產管理部門并不樂意。
原因很簡單,公司希望重視大客戶的訂單,生產部門也有自己的業績考核標準,他們喜歡做換一次模具生產一至兩天甚至更長時間的訂單,而不愿意做那種換模具花半天時間,完成訂單生產卻只需一兩小時的小批量零件。
再則,即便你與公司的高層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但你的訂單量若不足人家銷售額的1%,一次兩次幫忙還可以,長時間這樣做,恐怕管理層也不會愿意,因為任何一個公司的經營方針都是首先要滿足重點客戶和大客戶的需求。
做這種批量小的產品,會大大延誤大批量客戶訂單的交貨進度,于是有些供應商干脆發文告訴你,通知你去找新的供應商,找到新供應商以后他們就停止供貨。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你對著供應商大吼大叫,可能會帶來一時之快,但最后帶給你的結果可能會更糟糕,比如供應商一生氣就不給你供貨,在你只有一家供應商的現實狀態下,你就會面臨停產的危險。
像汽車等行業,停產一天的損失高達數十萬元,你所在的公司將面臨巨額的罰款,而你的供應商因對你產品訂單量的熱情度不高,在樣件試制成功以后,對于你延期間交貨罰款的長期供貨合同條款拒不接受,于是當你被你的客戶罰款以后,你卻不能對你的供應商采取罰款措施,結果所有的損失都由你來承擔。
也許你會說你去找那些不強勢的供應商,但那些想做你生意的供應商找上門來時,你又覺得他的條件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你的產品性質決定了你要找高質量的供應商才能確保你的產品質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