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轉型 應對制造企業顛覆式變革
供給側改革正被放到一個突出位置上,并成為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變化的一個新角度,其目標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在目前這個階段,如何推動新供給,讓經濟增長從要素投入變成要素效率提升,然后再到創新驅動的新發展模式,是傳統行業企業和近些年來涌現的所謂新興產業的企業所共同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信息浪潮涌動以及移動時代大幕拉開的背景下,基于國家的一系列發展戰略,亨通光電積極探索向高端產業轉型升級,緊緊圍繞企業由生產型向研發型、產品供應商向系統集成商、本土向國際化轉型戰略,致力于打造行業領先的系統集成商、智慧網絡服務商。與此同時,亨通光電還在內部確定了“一化帶三化,三化促一化”的目標,即以國際化帶動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的發展,以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促進國際化。
首先,著力研發創新。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概念的引入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逐步推進,通信技術向高端化跨越發展。光纖通信提出了超低損耗超寬帶超大容量高速率長距離等技術新要求,用戶對網速要求已經達到了每兩年翻一番。應對如此快速的網絡發展和需求,企業必須堅持以研發創新為導向,緊跟市場變化,積極探索技術、資本和運營模式的全方位創新,全面實現從生產制造型向研發創造型的企業轉變。
其次,打造“智造4.0”。當前我們正步入智能制造的時代,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將來要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那些擁有先進的制造水平以及完善研發體系的企業將擁有持續的生命力。光纖光纜是承載國家信息化、實現“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基礎產品,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面對“中國制造2025”目標,亨通光電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將推進智能制造作為企業使命,引領行業加快智能化升級步伐,致力于在未來5年中將光棒、光纖和光纜的制造水平提升到“智造4.0”水平。
第三,加快國際化。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和通信及電力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使中國多年來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市場,客觀上促成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成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迫切需要“走出去”,拓展潛力更大的新興國家市場,例如非洲、南美等區域。未來幾年,國際化目標將是我國光纖光纜企業關注的重點。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亨通正重點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市場布局,在推進智能制造的基礎上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借助自身的強大技術實力和全產業鏈優勢,向全球輸出產能。
這是一個大創新、大變革的時代。“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將給制造企業的盈利模式、經營方式以及產業業態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伴隨著網絡強國、大數據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的光纖光纜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亨通光電希望以五年時間建立“線纜智造”體系,“三年打基礎、兩年把所有平臺打通”,再以五年時間推動這個體系成熟。圍繞三大轉型發展戰略,實施全面轉型,為切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厚公司業績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從產品到產業,到資本和技術、品牌的國際化企業大格局,努力向著國際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