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進制造轉“智造”
昨天下午,南京市政府召開全市智能工廠建設推進會,公布首批10家智能工廠名單。今年起,南京市將用3年時間,培育50家左右智能工廠建設企業,以此為帶動,引導全市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副市長黃瀾出席會議并講話。會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吳澄以《中國制造2025,“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為題,為與會部門、企業負責人進行專題講座。
智能工廠運營成本降兩成,新品研發“快一拍”
達到什么標準才能算智能工廠?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生產設備不能是傳統的相互分離,而是要普遍采用現場總線、以太網和分布式控制系統等技術實現互聯,同時還要廣泛采用傳感、自動識別等技術采集數據,建立統一數據平臺;企業要通過運行制造執行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信息系統,對生產、研發、銷售、資源管理等業務系統實現聯動;還要構建基于云計算的集成與共享服務平臺,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生產轉變,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相融合。
根據測算,按照以上標準運行,工廠運營成本要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鼓勵支持“關鍵崗位機器人”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入選全市首批智能工廠的10家企業集中在電氣、自動化、生物醫藥等領域,包括南京康尼機電、科遠自動化、優倍電氣、國電南自、國電南瑞、南瑞繼保、正大天晴制藥、綠葉制藥等。其中有3家企業的3個車間已經獲得江蘇省首批智能生產車間授牌,分別是正大天晴制藥心腦血管和抗腫瘤藥智能生產車間、南京優倍電氣安全柵智能生產車間、南京健友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肝素制劑智能生產車間。此外,南京中電熊貓第六代彩色濾光片智能生產車間也在省首批智能生產車間之列。
根據智能工廠建設方案,申報企業要符合產業導向,即為南京市重點推動的新型顯示、基礎軟件及工業軟件、信息通信設備等七大類14個重點領域以及其他產業。入選企業將有望獲得國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持。南京市將發揮財政資金、產業基金引導作用,重點支持數控化設備升級換代、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將重點培育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相關產業
昨天的推進會上,南京市正式揭牌成立南京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目前聯盟已經征集聯盟會員單位80多家,主要包括智能工廠及智能車間建設企業、相關產業企業,咨詢公司、系統集成企業等,還有相關軟件企業,高校院所、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
市經信委表示,南京市將積極發展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聚焦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分析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五大核心裝備,夯實智能制造綜合標準體系、工業網絡基礎設施、信息安全保障系統三大基礎,積極推進工廠/車間、網絡系統制造、個性化定制、眾包眾創、智能服務等五大新模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