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傳統制造業已經死亡 智能制造才是唯一出路

      盡管當前中國制造的主體還處在工業2.0時期,但仍要看到未來信息化和知識創造的趨勢,并站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制高點看待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成就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是什么?網絡給出的答案基本都是中國制造的廉價成本,包括廉價勞動力、土地、能源等成本。但如今,這些優勢基本已經蕩然無存。

      近日,臺灣上市公司介面光電老總葉裕洲宣告,介面光電(湖南)公司正式破產倒閉,令人唏噓不已。這是近年來繼萬事達、聯勝、聯建、南京中強光電、東莞普光和蘇州普光之后,倒下的又一家大型外資電子廠。

      介面光電宣告破產倒閉后的12月24日,在位于瀏陽生物醫藥園的介面光電門口,一大批員工在連綿陰雨、刺骨寒風中討要被拖欠的工資。員工們稱,自2015年11月開始,陸續開始裁員,12月1號至1月3號為放假狀態。12月20號,本來是發放11月份工資的時間,可等來的結果卻是公司突然宣布破產倒閉。一千多員工春節前突然失業,很多人感到心寒。據悉,介面光電2015年前3季營收達36.35億元,由于產業競爭激烈,已經連續虧損三季,以年報來看,介面則已經連續虧損4年,效益較為慘淡。

      2010年,臺灣介面光電有限公司在瀏陽生物醫藥園成立。介面光電的主要客戶包括蘋果、三星、摩托羅拉、聯想、夏普等品牌大廠,是藍思科技的下游配套生產廠家。就在一年前,一篇《湖南日報》的新聞還對介面光電進行過大張旗鼓的報道。文章稱:“它以全球第一的觸控屏研發能力和全球第三的產能投入生產,在全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領域同樣傲視群雄。文章還稱今年(2014年)前10個月,介面光電的產值達到42.28億元,預計全年產值達到54億元,市場增幅達46%。”然而一年之后,這家倍極榮寵的企業卻突然宣告破產,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啊!

      三星將智能手機產能轉移到越南,華為、小米、VIVO、一加、TCL等紛紛在東南亞建廠,2016年中國大陸手機產業恐面臨訂單大幅萎縮的局面,估計這才是看不到希望的介面光電棄廠逃離的最重要原因。介面光電置員工于不顧的逃離方式的確令人頗為不解,但從介面光電倒閉事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最近幾年來,我們的工業增速正在逐步放緩,撤資和跑路籠罩中小工業代工企業,問題日益凸顯,這是不是意味著,那曾經無比輝煌的“中國制造”已經窮途末路?


      “中國制造”的生存危機


      事實上,早在2014年,中國制造業就已經顯現危機:倒閉潮從珠三角向長三角不斷蔓延,大量制造企業紛紛倒閉,中國制造業形勢嚴峻。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宣布倒閉,就在聯建科技宣布倒閉之際,同樣位于蘇州的諾基亞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閎暉科技也宣布關門停產。這兩家企業都屬于當地大型企業,輝煌時員工達一兩萬人。面臨制造危機的還有制造業同樣密集的廣東每年有數十家企業倒閉也不算新鮮事。但此次各制造大省接連出現的企業倒閉卻有別于以往,此次企業倒閉的原因值得深思。

      中國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斷上升使得外資在華工廠的運營成本不斷上升,也加劇了它們在華的生存壓力。以蘇州為例,2009年時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850元,2015年為每月1680元。6年間,最低工資標準幾乎翻番。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發布的《全球制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報告甚至直言,目前中國的制造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

      不久前,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從側面反映出了老齡化社會的嚴峻性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這一因素是制造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嚴重的大背景。隨著國家的發展,各地的經濟也都在逐漸繁榮。年輕人越來越不需要背井離鄉去賺錢,更多人選擇回鄉發展。這就導致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勞動力逐漸減少。另外,隨著觀念與思想的改變,現有的青壯年勞動力不喜歡在流水線上做重復性的工作,這與制造業的要求相悖,所以制造業更難以招到員工和留住員工。這一系列因素導致了勞動力短缺,也給企業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轉型要求。

      從需求角度來講,支撐制造業發展的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拉動。中國過去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了嚴重的投資比例過高問題。據統計,2012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6.1%,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8%。投資刺激了需求,也刺激了制造業的發展,但粗放式,只關注產品的量、規模,而忽視產品的質,生產中不注重技術、不注重創新的發展,反過來又會影響企業不能很好地滿足需求。

      以上面聯建科技和閎暉科技為?,聯建科技在給蘋果做產品代加工的時候,根據蘋果銷量增長前景擴大了其生產設備,但這些設備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自去年蘋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聯建科技的產品便無法適應,最終因其技術落后、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蘋果剔除了供應商之列。

      中國制造產業發展了十幾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不說,產品技術還跟不上市場發展,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一旦出現問題,企業就難以為繼。供給方面要素已不能改變,如果滿足需求方面要素再不做改變的話,中國制造過不了幾年將會消失,中國制造業可能面臨的空心化危機并非危言聳聽。


      “中國智造”是唯一出路


      制造業作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一直以來都受到各國廣泛重視。面對各國的戰略舉措和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中國也于2015年5月19日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主要圍繞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五大方針,以“三步走”為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的日益凸顯,自動化生產、機器換人等策略成為了不錯的選擇,廠商們也都在制造和經營過程中向無人化和自動化靠攏。以家電領域為例,格力早在2012年開始就著手于“機器換人”政策,啟動了“自主研發機器人”的高端戰略。美的在2011年也引進了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人,目前已有800臺機器人投入生產。

      除了勞動力方式的改變,轉型還體現在以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為用戶服務。海爾在多地建設了“互聯工廠”,如沈陽冰箱、青島熱水器等,通過大數據了解用戶需求,按需制造。此外,開發物聯網的模式在這一行業也已漸成大勢,廚電品牌華帝利用語音識別技術生產出了國內第一臺可實現人機對話的油煙機,并計劃與互聯網巨頭微軟達成戰略合作,構建智能廚房生態體系。小米也圍繞著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產品開發了智能家居系統,組成了完整的閉環體驗。

      由此可見,自動化和物聯網是未來家電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的發展趨勢,各家廠商也都在朝這一趨勢進行改革。除了技術上的變革,擁有兼容并包的開放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觀點指出,未來的中國制造更應該是“智能制造+知識創造”。我們需要從戰略上深化認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相關制造企業要構建以數據洞察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創新發展新模式,依托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整合用戶及需求形成以數據洞察為核心的價值網絡,真正打通系統信息化、渠道智能化,從而實現包括銷售、渠道、市場、物流、管理所有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智能制造。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裸体歌舞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内射高清|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视频a|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