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大事件:中央一號文件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今日發布,文件指出:要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建設。其中包括:加快研發高端農機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推進林業裝備現代化。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大力發展智慧氣象和農業遙感技術應用。
解讀
植保無人機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良好
自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強農用航空建設”以來,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強調:要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在智能農業等領域取得突破。各級政府均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生產端出臺標準、銷售端提供補貼、使用端建立規范。我們認為隨著16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未來全國范圍內農用無人機購置/服務補貼將是大概率事件,植保無人機這一主題仍將持續發酵。
主題深入契合
無人機與一號文件中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這一主題深度契合。
其一:研發、使用高端農機裝備、提升機械化水平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相對手工噴灑,植保無人機噴灑效率可提升近30倍,在節省20%-40%農藥的同時大幅的縮短了工作時間。
其二:精確的數據來源是農業信息化的基礎。無人機在農作物、氣候的數據監測以及信息采集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植保無人機市場廣闊
無人機植保在效率、適用性、利用率、安全性、成本方面有諸多優勢,是未來主流的植保方式。美、日等發達國家滲透率超過50%,我國植保無人機滲透率僅為3%,增長空間巨大。
植保無人機產業最大市場在于植保服務,假設我國18億畝農田每年需要3次農藥噴灑,無人機的滲透率是50%,每畝噴灑價格是10-20元,植保服務市場近500億元。
投資建議
鑒于政策的不斷助推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堅定看好植保無人機這一主題在未來的市場表現。我們認為:無人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整機研發能力強大,銷售渠道廣闊,服務配套體系完善,相關標的公司將能夠在此輪植保無人機熱潮中優先受益。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