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將投入600億元 建30萬個充電樁
廣東將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突破制約科技創新瓶頸制約,年內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就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的廣東擔當,接受了記者采訪。
珠三角要建世界級城市群
南方日報: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有哪些體現廣東的內容?
何寧卡: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對廣東的表述比較充分,具體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對外開放、與港澳臺合作發展等6個方面共31處。
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建設重點工程”等對廣東有重點提及。如城鎮化發展中,在“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中提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等。
如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在“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中,提出“支持珠三角地區建設開放創新轉型升級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促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加快發展”。
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在專欄17“環境治理保護重點工程”中提出“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為重點”推進大氣環境治理。
如對外開放方面,在“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中提出“發揮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對外開放門戶作用,率先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經濟區”。
如與港澳臺合作發展方面,在“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中提出“支持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臺建設。”
南方日報:作為我國經濟大省,廣東在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重點是什么?
何寧卡:首先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啟動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為落實黨中央賦予廣東“兩個率先”的使命,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同步部署了“兩個率先”的目標任務,既要確保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率先”;同時厚植發展優勢,啟動“第二個率先”,培育發展新的動力,釋放發展活力,拓展發展空間。
二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方面,廣東提出在明顯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到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1萬億元,確保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
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
三是一如既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為引領,加快基本建立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步伐,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20年邁進創新型省份行列。
“十三五”期間,廣東還將注重增強發展整體性,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鞏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競爭力,著力推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扶持力度,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對外開放一直是廣東的獨特優勢,廣東將通過實施更加積極主動、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積極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高標準建設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經貿合作中心,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優化對外開放格局,推進外經貿發展轉型升級,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同時,形成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粵港澳合作局面。
此外,還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省等。
粵東西北發展根本任務是打贏全面小康攻堅戰
南方日報:2018年,廣東將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全面小康”重點難點在“全面”,廣東將如何振興粵東西北,趕超全國平均水平?
何寧卡:人們常說“最富裕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粵東西北地區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也是工作重點。近年來,我們實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上粵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與全國發展水平也?較大差距。“十三五”時期,粵東西北地區發展的一個根本任務,就是打贏全面小康攻堅戰。
為此,我們首先要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擴能增效、科學有序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三大抓手”方面繼續著力推進。
同時,要推進一體化發展,包括支持湛江建設環北部灣中心城市,推進湛茂陽沿海經濟帶、汕潮揭城市群等建設。支持廣清一體化,推動環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發展等。
推進深化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全面對口幫扶,支持我省原中央蘇區縣、海陸豐等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振興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
投5065億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南方日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廣東已出臺“補短板”行動計劃,能否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
何寧卡:按照廣東補短板行動計劃,3年投入資金11500多億元,在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天然氣主干管網建設、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9個領域,實施18項重大工程,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交通、信息、環保、城市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和人才供給等方面短板,基本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新型城鎮化相協調、與新供給體系相匹配,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軟硬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重點開展的工作包括,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天然氣主干管網建設,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完善互連互通交通網絡,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進現代化教育設施建設等九大方面。
其中,社會十分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廣東將形成布局合理、科學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投資600億元,新增充電站500座、充電樁30萬個,全省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車比例超70%。
互連互通交通網絡方面,廣東將基本建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投資5065億元,分別新增高速公路、高快速鐵路、珠三角城際鐵路通車里程2363公里、265公里、350公里。
推動廣深成全省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支撐中心
南方日報: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對此,廣東有何發展目標?
何寧卡:確實如此,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有力地支撐了“穩增長、調結構”,去年,全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7萬億元,增長9.7%,占GDP的比重首次過半。
我們已設定了發展服務業的“路線圖”:首先是壯大規模,力爭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接近3萬億元,占服務業比重達60%以上,占GDP比重達33%以上;其次是結構更加優化,基礎生產性服務業夯實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提升,新興生產性服務業走在全國前列;再次是確保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在更高水平上融合。
廣州、深圳兩市必須發揮引領作用,去年,兩市服務業增加值合計占全省六成。接下來,重點推動兩市形成全省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支撐中心。
南方日報:“十三五”發出了建設創新型示范區的動員令,在你看來,廣東應如何發力?
何寧卡: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們將從五個方面發力:抓珠三角自主創新示范區這個“龍頭”,突出廣州、深圳的“雙核”作用;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力爭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總量達1.2萬家以上;建設好廣東國家大科學中心、省科學院,實施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倍增計劃,推進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及重點學科建設;培育智能制造、云計算、大數據、3D打印、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大力引進創新創業團隊和領軍人才,對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及隨行家屬提供簽證居留和通關便利;加強對內對外創新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我還想強調,創新驅動發展將成為廣東的核心戰略和優先戰略,到2020年,我省要初步形成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型經濟形態,綜合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水平,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低于2.8%,技術自給率超過75%,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