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制造業期待更多尖端技術轉為民用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做客2016新華網兩會訪談直播間,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我還想問您一個關于制造業的話題,去年有一個詞叫“中國制造2025”,那您覺得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規劃呢?
宗慶后:“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提高制造業的水平,促進中低端制造業走向高端制造業,也就是我們要自動化、智能化。之前我們的關鍵部件都是進口的,我們做的還是低端的,所以我想國家需要我們通過自主創新盡快提高制造業的水平。
這次我提了建議,我國質量檢驗的基礎還沒有,很多地方沒有檢驗的手段,怎么去監督企業的質量呢?在這方面我覺得也要加快建設。企業也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娃哈哈最近也準備發展裝備制造業,我也做出了機器人,幾大工序甚至可以自動操作,但我感覺精度還不夠。而且機器人成本太高,關鍵部件是進口的,另外推廣機器人也很難。
現在,我也準備收購國外做關鍵部件的廠,最近也考察了一些國外的廠家,發現都是恒溫、恒濕,精度很高。你沒有恒溫、恒濕的話做的時候溫度高,熱脹冷縮,換了一個環境后精度就不對了。所以我認為我們在細節方面還是要想辦法抓好。
主持人: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創新是重要驅動力,那您覺得我們國家目前制造業的創新程度是怎樣的?
宗慶后:現在應該說制造業不創新就已經生存不下去了,因為社會的進步太快了,消費者要求也日益在提高,如果不創新企業就活不下去,這些都在逼著制造業創新。
國家也鼓勵企業不斷創新,創新驅動方面也制定了很多的優惠政策。我感覺現在很多的科學技術實際上都已經有了,關鍵是沒有轉化成生產力,包括像我們航天工業很多都很先進的東西都可以轉為民用,但怎么把它轉化成生產力是要做一點工作的。科研開發并不是你論文寫了、實驗做了就可以成為成果了,要轉化成生產力才能真正對社會和國家有實質性的貢獻。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