煒盛牽頭打造“中國傳感王” 構建傳感器生態圈
近日,漢威電子集團公司下發文件,成立了漢威電子傳感器事業群,這是繼2015年12月25日成立傳感器板塊協同工作領導小組之后,漢威電子集團公司在傳感器板塊采取的又一重大舉措。傳感器事業群由煒盛科技、哈爾濱盈江、蘇州能斯達、上海英森、易度傳感五家成員企業共同組成,漢威電子要求事業群成立之后,要盡快實現資源整合,協同完成傳感器板塊的年度工作目標和重大工作安排,為“中國傳感王”的建設做出貢獻。
為什么短短數月內漢威電子集團公司在傳感器板塊政策頻出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這一重大舉措背后的原因吧。
背景解讀:為什么要成立傳感器事業群?
——單體作戰不足以支撐集團公司的未來發展
漢威電子是從生產傳感器開始起家的,發展至今已成為業界的領軍企業,2015年度傳感器銷售收入超7億元,占據國內70%的市場份額,已成為漢威旗下最具成長性和價值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對于漢威電子來說,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傳感器的核心技術,猶如基礎之于大廈,雖然公司綜合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傳感器為國內獨家生產,但是要想支撐起集團公司未來的物聯網拼圖,在體量和格局上仍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必須創建傳感器事業群,將分散的資源整合到同一個平臺上,以期達到協同發展、共融共享的目的。
意義解讀:成立傳感器事業群有什么好處?
——搭乘傳感器市場爆發的東風全方位協同發展
目前社會發展正處于由電氣化、自動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升級的起步階段,智慧化的基礎就是傳感器,作為感知前端,它就像是智慧系統的神經細胞。從感知到計算再到執行,這就是一個智慧化的過程,而智慧化的對象,就是人類生產、生活的所有過程。全球信息化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將進一步解決信息采集的問題,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化,人類社會將從真正意義上進入傳感器時代,毫無疑問,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面臨傳感器產業的這一重大發展機遇,集團公司當機立斷成立了傳感器事業群,通過在人力資源、技術研發、產品規劃、產能互補、市場開發等方面的全方位協同發展,共同打造能夠強力支撐漢威物聯網拼圖的“中國傳感王”。
過程解讀:傳感器事業群成立后如何協同?
——通過資源互補、終端集成提高粘合度共建生態圈
傳感器事業群成立之前,五家成員企業的產品各有特點,也都有特定的應用領域,比如煒盛科技的氣體傳感器,擁有200多個品種,可以檢測300余種氣體;蘇州能斯達的電子皮膚傳感器,用于實現仿人類皮膚的感知功能,可以數字化中醫診脈;易度傳感的振動傳感器,用于檢測大型設備的健康狀況,可以預防和控制設備故障……但是不少成員企業在經營管理、產能提升等方面還存在著短板。
傳感器事業群成立之后,一方面可以取長補短,更好地整合群內資源和外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比如煒盛科技可以借助蘇州能斯達背后雄厚的生產線資源加快自身半導體傳感器的產能提升,而蘇州能斯達等其他成員企業的產品也可以在煒盛科技的電商平臺上一起推廣;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系統在終端會集成多種傳感器,這也會促使成員企業不斷增強彼此之間的粘合度,攜手構建共融共享、和諧成長的傳感器生態圈!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