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領域的“蘋果手機”會在何時出現?
“車聯網“作為一個新鮮事件,從2010年第一次在中國提出,到現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的智能車、網聯車、互聯網汽車、自動駕駛等,各種概念被炒得沸沸揚揚。
尤其是智能汽車特斯拉橫空出世、蘋果聯合奔馳等汽車廠商推出了Carplay,國內的BAT也強勢染指貴圈(阿里與上汽戰略合作,收購高德,百度推出Carlife,騰訊推出騰訊車聯平臺),車聯網大戰一觸即發。
但目前車聯網存在普及率低和價值低的問題。對用戶來說,車聯網產品多表現在中控臺的變化上,功能也絕大多數仍停留在救援、維修、售后、提醒這些簡單應用上,并無剛性需求;如同以前的功能手機時代,主要是電話和短信功能,后來出現了超長待機、雙模雙卡、大容量的TF卡擴展、攝像頭、手電筒、激光筆、內置GPS及上網等功能,即便如此,這樣的手機依然是個電話短信的工具,直到蘋果手機推出了互聯網方面的應用及體驗,才徹底顛覆了手機行業。
而目前來看,車聯網的“蘋果手機”仍在艱難孕育中,舉步維艱。
終其成因,是車企與互聯網巨頭在爭搶主導權上互相掣肘。車企無獨立掌控車聯網的能力,所以引入了互聯網巨頭。但對于車企而言,希望互聯網巨頭能像傳統零部件供應商那樣,按照要求和標準提供產品。這種思路下,是很難產生優秀的車聯網;但是如果把主導權都交到互聯網巨頭手上,那就意味著車企需要全盤托出汽車研發的核心數據,這對于任何一家車企而言,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車聯網不僅僅需要車企和互聯網巨頭強強合作,還牽涉到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等復雜的連接,這需要政府規劃和政府部門的參與,才能整合協同。而目前看來,車聯網未來的路漫長而艱難。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車企之間的強大的技術壁壘。福特SYNC系統、通用的安吉星、寶馬iDrive……各種車聯網缺乏統一技術標準,兼容性非常有限,這或許將成為制約這個行業在未來發展的瓶頸。
對比一下手機行業,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規律就是多種不同系統競爭,最終形成蘋果、安卓系統、win系統三分天下的局面,統一標準是必然趨勢。車聯網做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新事物,也正在等待它的殺手級產品出現。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