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亞洲消費電子展 看中國制造的“新”與“變”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本屆2016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各大參展商紛紛亮出招牌,比拼技能。而一些國內自主研發的黑科技也讓人眼花繚亂,讓人看到了“中國制造”的魅力和潛力。
超畫質電視搶眼
在海信展區,一場ULED超畫質電視和OLED電視的較量在悄聲進行。海信把自主研發的ULED超畫質電視和同樣規格的國外品牌OLED電視放在一起,播放現場實錄畫面并進行對比,從播放效果來看,海信ULED超畫質電視的表現更高一籌。工作人員介紹:
工作人員:國外正在主推的OLED畫質,能夠做到極薄,指甲蓋那么薄。我們海信的產品在不改變光源的情況下,通過備光源來使色彩發光。OLED和ULED放在一起比,還是ULED在顏色色彩上達到新的高度。
清潔機器人有優勢
相比家電中的老霸主電視,掃地機器人可以說是家庭里的“新寵”。在科沃斯的展臺前,擦窗機器人“窗寶”和掃地機器人“地寶”在忙碌的工作著,清掃太陽能板的機器也在不停地運轉著。
在機器人制造領域,我國自主品牌還只是“小帆船”。不過在清潔機器人領域,這只“小帆船”已經開始揚帆遠航。科沃斯機器人有限公司產品主管曹金龍介紹,目前,他們已占據了世界第二大市場份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比國外品牌,他們通過不斷創新,使產品更貼合中國家庭需求。
曹金龍:因為瓷磚、地板比較常見,我們的地面清潔產品對瓷磚、地板的清潔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而外國的產品,在吸力、清潔能力更加適用于地毯。
傳統行業也在求變
不止新興行業,傳統行業也在求變。我國是自行車大國,但是我國自行車企業的技術水平、盈利狀況卻在低谷徘徊。不過,在消費電子展現場,我們見到了一輛外表普通,內在卻采用了汽車混合動力科技的智慧電單車。研發這款智慧電單車的輕客團隊成員梁志一說:
梁志一:里面的核心技術是鋰鋁傳感器,本來是使用在汽車混合動力上,這個技術以前一直在雅馬哈手里,國內有很多代工商,生產了十幾年都突破不了。我們是用做汽車的思路給它做出來的,這個專利是我們的。
傳統制造業借力“互聯網+”
隨著全球經濟的低迷,傳統制造業都想借助“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創新求變。在本屆展會上,也出現了不少為制造業量身定制提供智力支持的服務商。深圳一家相關公司負責人說,他們的目標就是打造“中國制造智造平臺”:
相關公司負責人:傳統的硬件廠商開始做互聯網+,整合一些軟件,這樣才能使硬件真正地體現價值。我們的優勢就是可以整合硬件、軟件、制造和生態鏈上的其他資源,打造智能制造的大平臺。
信息技術進入“認知時代”
IBM大中華區認知解決方案副總裁羅伯特?史密斯說,信息技術已經進入“認知時代”,科研創新將從多層次助力“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戰略的實現。
羅伯特·史密斯:我們是否能夠想出辦法,去做一些我們之前沒有想過的事情?我們可以在趨勢到來之前進行預測嗎?我們能在問題被提出之前給出答案嗎?如果我們能夠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知道消費者想要什么,那么我們就會作為一個引領者,在市場上贏得比較優勢。我們要想別人不敢想的,想出那些可以經營自己的事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的實現。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