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引進工業機器人大批人工將被替換掉
雖然很多員工都會抱怨富士康的工作條件和待遇等問題,但無論如何,它在中國大陸地區提供了數十萬的工作崗位,我們每天使用的很多手機都出自這家廠商。然而,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逐漸成熟,富士康也在逐漸引入機器人代替原有的人力勞動,而這可能會使眾多中國工人失去他們的工作。
根據BBC和《南華早報》的消息,富士康去年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40億人民幣的資金,而僅在江蘇省昆山地區的富士康工廠中,因為機器人的引入,他們的員工數量從11萬減少到了5萬。而調查顯示,在昆山,有這種想法的企業達到了600家之多。這恐怕會給許多的普通工人帶來失業的困擾。
作為上海市附近的一個工業城市,昆山市擁有超過250萬的人口,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工廠和其他的建筑物占據了這座城市46%以上的土地面積,這遠遠超過了中央的規定。同時,昆山還是臺灣企業在大陸的一個集中區域,那里大概集中了4800家左右的臺灣企業,每年為昆山的GDP的貢獻超過60%,而其中許多都是電子產業,這些都需要很多的勞動力。
但在昆山地區相關部門看來,這種機器人的風潮不會帶來長期的失業風險。「我們正在用工業機器人和其他的創新性制造技術去代替之前由工人們所做的重復性工作;而通過培訓,我們的員工們也能專注于從事生產過程中的那些有高附加值的工作,比如研究、開發、過程控制和質量控制等等。」這是昆山地區宣傳部門負責人的看法。
從2014年9月以來,在東莞的505家工廠在工業機器人中投入了420億左右的人民幣,這些的目的都是去代替現有的數千名工人的工作。機器人的到來是正常的趨勢,但如何做好對這些普通工人們的幫扶工作恐怕需要我們的政府好好想想辦法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