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采用工業4.0自動化技術提產能
據德國商業汽車訊報道,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Ford)率先借助先進的生產線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汽車。如今,福特汽車公司的工人和機器人正在打破業界常態,實現人際協同操作,制造汽車。
新型協作機器人(人機協作)被首次用于輔助工人們裝配福特嘉年華轎車的減震器,該裝配任務對精度、強度要求極為嚴格,同時要求其操作極為純熟。福特的工人們與機器人緊密合作,確保每次裝配均能完美匹配。
福特決定于德國科隆(Cologne)的汽車裝配廠中進行試點操作,作為對公司采用工業4.0技術的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工業4.0這個詞主要被用于描述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內容涉及自動化、數據交換和制造技術。福特汽車公司從超過1,000名一線(生產線)工人處獲得信息反饋,以便確定這類新型機器人最能勝任的生產崗位。
福特汽車歐洲公司的總監卡爾·安東(KarlAnton)稱:“機器人有助于我們簡化制造任務,使生產進程變得更為安全和快捷,彌補人員在生產能力上的局限性,為福特車型的生產開創一個新的局面,通過提升技術改進生產力。”
新型機器人的測量高度約在3英尺以上,在兩大工位與一線工人進行協同生產。相較于以往借助機器人對重型減震器和安全工具進行相關操作,工人們如今只需按下操控按鈕,機器人會完成起吊作業,隨后將減震器自動定位并配置到車輪拱板位置以完成減震器的安裝工作。
福特汽車公司科隆工廠的生產工人NgaliBongongo稱:“采用重型氣動工具完成高空作為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因為對力量、耐力和精準度要求極高。如果有機器人協助,對我們而言幫助極大。”
該協作機器人配備了高科技傳感器,如果探查到其工作路徑中存在手臂或僅僅只是一根手指,機器人就會自己停止作業,確保工人們的人身安全。目前,類似的技術也被用于制藥業和電子工業。該機器人的研發項目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由福特汽車公司與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RoboterGmbH)共同研制完成。
目前,福特公司在進一步拓展協作性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通過編程執行各類更為細致的任務,例如:握手和泡咖啡。
庫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客戶經理KlausLink稱:“能夠與福特汽車公司共同開發該款配有尖端傳感器的新一代機器人,我們倍感榮幸。我們的新型協作機器人展現出了極強的支持與協作能力,能夠輔助福特汽車公司的工人們克服人體工程學領域的技術難點,完成極具技術挑戰性的高難任務。”
“我們將與福特汽車公司保持緊密的業務合作,基于一線工人們的信息反饋,期望在未來克服挑戰,研制出能力更為出眾的機器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