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拉開新時期工業的供給側改革
在甬高?!愦髮幉ɡ砉W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了多種機器人,替代流水線上的工人,助力工業供給側改革。這是記者從昨天在甬召開的2016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信息與自動化國際會議上獲悉的。
各類汽車的輪轂有2000余種,在流水線上傳輸過來,需要6名工人分成3班,輪流緊張工作,有的輪轂之間的厚度差異只有5毫米,往往需要工人拿儀器測量,再手工推送,十分累人且效率不高。
如今一臺售價30萬元的輪轂分揀機器人就能替代6名工人,24小時在流水線旁高效工作。品牌、花紋、款式與型號,視覺識別系統替代了工人的肉眼,讓機器人能快速分辨輪轂間的細微不同,然后根據編程設定,將輪轂分門別類地放到各自的特定通道上,進入下一輪加工程序。一年時間節約下來的人力成本可抵銷購買機器人的成本投入。這樣的輪轂分揀機器人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信息與自動化研究團隊研發成功,由象山賽恩斯公司生產投入市場。
位于秦皇島的全球最大輪轂生產企業———中信戴卡公司訂購了3臺輪轂分揀機器人;位于新昌的萬豐公司訂購了1臺。位于寧波的輪轂生產企業———六和輕公司在流水線旁安裝了一臺輪轂分揀機器人,能把流水線上七八十種輪轂分揀得清清爽爽。隨后該企業在昆山的分公司也發來了訂單,購買兩臺輪轂分揀機器人。
昨天記者從象山賽恩斯公司了解到輪轂分揀機器人投產短短一年里,已接到10多份訂單。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胡超昨天在接受采訪時說,除了輪轂分揀機器人,該團隊近期還研發了焊縫機器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美的空調南沙智能工廠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