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聯網進入第二輪發展期,車企應是數據中心
按照中移德電CEO袁洪崗介紹,中國車聯網已經進入第二輪了,第一輪企業已基本上over了,至少那個項目早就OVER了。
袁洪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造成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車聯網發展比較簡單,更多只是注重娛樂功能,而忽視了車聯網本身的架構、安全及穩定性發展。
中移德電是由中國移動與德國電信成立的一家致力于車聯網領域的合資企業。是中國移動進軍車聯網市場的重要觸角,較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競爭對手,中移德電的車聯網發展才剛剛開始。“相較于競爭對手主要賣’聯接’,中移德電希望向客戶出售服務”,袁洪崗希望跟客戶一同探討車聯網產業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盡管起步較晚,但袁洪崗仍然認為中國的車聯網才剛剛開始,當前中國車聯網“太簡單”的現狀,造成了整個行業快速迭代的現狀,“目前大多數企業仍集中在為‘吃飽飯’而努力的階段”,只有經過了這個階段,中國的車聯網才能快速發展,并不落后于其他任何市場。
聯網、成本與利潤
車聯網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車的智能,二是產業的智能,作為后來者,中移德電的車聯網思路更愿意將產業智能當做是未來發展方向。并將車企及運營商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其中車企將來一定是運營商。
袁洪崗認為,未來的汽車經營模式必將發生變化,屆時,車企向消費者不止是提供汽車,更多是提供出行服務;對于消費者而言,可能不一定要擁有車輛,但更多是獲得使用汽車出行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車企自身要具備并能向外提供車隊運營管理的能力,向消費者提供消費者完整的車聯網的服務。
對此,中移德電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中移德電只面向運營商或車企,幫助他們向消費者提供完整的車聯網解決方案,消費者在購車或租車的過程中,向運營商(特指車企或融資租賃公司等)一次性支付費用,而不需要二次向電信運營商購買流量。
盡管目前大部分車企的車聯網征費方式是,涉車部分車企提供,而娛樂部分有消費者自己支付,但“這對消費者而言并不是好的體驗,運營商應該向消費者提供完整的服務。”
在袁洪崗看來,汽車聯網就如手機聯網一樣,前期聯網會產生成本,但隨著聯網車輛的增加,就會產生服務,從而產生利潤。
UBI、大數據與新商業模式
盡管現在后市場的UBI投資火熱,但在袁洪崗看來,UBI最大的接口和數據應該歸車企所有。
UBI與車險結合,這也是后市場車聯網發展看得見的一個商業模式,但在車輛行駛數據的獲取方面,目前后市場的主要獲取途徑是一個后裝OBD盒子。這個盒子在袁洪崗看來就是一個輔助系統,它在讀取數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誤差,并且推廣和使用成本太高,可控性又太低。
而實際上,獲取車輛數據的另一渠道是車機,如果我們的車聯網從一開始就希望繞過車企獲得數據,那就無法從車機直接獲取數據。
因此,中移德電希望不獲取涉車數據,并推廣將涉車數據歸結至車企,由車企掌握數據,由車企向保險公司提供駕駛者的UBI數據,從而與保險公司深度綁定,在售車與服務客戶的時候直接銷售保險。
“這一概念,車企基本都能接受”,但現在的問題是,整個UBI的合作不是由一個部門完成的,這需要車企的IT部分、銷售部門、商務部門以及經銷商等共同完成的工作,但“這一定是技術先行,一定是車企與保險公司都認可這種模式。”
顯然,袁洪崗的車聯網思維有些超前,推廣起來還將面臨重重考驗,但它又符合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正如袁洪崗評價他的合作伙伴——首汽租車一樣,“采用了中移德電的方案,首汽租車的企業客戶用車更加集約,對首汽來講可能短期內收入降低,但從長期來看,勢必與客戶產生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增加業務”。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