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企業瞄準珠三角 用直驅電機替代減速器
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即將開幕,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已經將廠區內的多個新型產品搬到現場,準備開啟一場機器人“大秀”。在佛山高新區內,正在準備參展的企業還有很多,機器人行業活力蓬勃迸發。
近年來,南海區引入了華數、新鵬、泰格威、艾樂博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本地自動化、機器人研發團隊也得到快速發展。眾多機器人企業集聚南海,正是看準了佛山市乃至珠三角制造業背后豐厚的機器人應用市場。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進程中,機器人行業家底和應用優勢將成為南海前進的突破口。
珠三角制造業轉型帶來機器人應用優勢
機器人企業的集聚,背后看準的正是南海乃至珠三角片區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去年,佛山登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在佛高區落戶,和華數機器人、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組成“一院兩司”,共同進行國產機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機的推廣應用。“南海位于珠三角核心區,我們在這里落戶,正是因為周邊有大量的制造企業,我們的產品可以更加貼近客戶的需求,方便對訂單的跟進和服務對接。”登奇機電常務副總經理文益雪說。
“機器換人”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在佛山堅美鋁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大型的機器人日復一日的運轉,操作員只需通過電腦操控,從透明玻璃屏外觀察生產情況。
不僅是大型企業,機器換人的需求在制造業中已十分普遍。佛山華數在去年剛剛落戶后,馬上接到了來自本地企業顯威五金的訂單。企業需要2臺打磨工位的機器人設備,代替人工操作。據悉,該工位工人工資占了企業人工成本的三分之二。機器換人后,2臺機器人成本只需幾個月就可以收回,并且提高了打磨效率和質量。
廣闊的應用市場促進了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我們在與客戶接觸時,明顯感覺到企業態度的轉變。”廣東騰山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表示,前兩年去談合作,可能“一杯茶水都喝不到”,而今年去談合作,企業老板明顯會比較感興趣。剛剛過去的國慶期間,張軍和團隊很多人都沒有休息,市場表現非常好。
據悉,在南海16萬工商登記企業中,制造業企業占5萬家,鑄成了雄厚的工業家底。而統計數據也顯示,2016年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998.51億元,增長4.7%。廣東省區域GDP結構中,珠三角占79.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887.96億元。從南海出發,整個珠三角地區強大的工業基礎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設計開發能力和技術支撐,應用市場十分廣闊。
機器人創新基因觸發時代活力
機器人行業在佛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約20年前,佛山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這家以城市命名的公司,很可能是國內最早的以產業化為目標的機器人企業。“我們曾為佛陶集團做了2臺機器人,均為自主研發。”當時屬于佛山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成員的劉汝發說。
由于當時機器人成本昂貴,而人工成本相對低廉,因此機器人行業沒有廣闊的應用市場。2000年后,佛山機器人公司退場,核心團隊成員很多開始做企業自動化工程。盡管如此,機器人創新的基因卻已經形成,等待著時代的召喚。
2009年后,“用工荒”現象出現。劉汝發看準時機,在佛高區成立了科萊機器人有限公司,將噴涂崗位迫切需求的“手把手示教機器人”推出了市場。它可以說是工業機器人界的“傻瓜機”。工人只需要手持機器手腕進行噴涂動作,機器人便會自動記錄軌跡。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的5位核心團隊成員中,有3位來自于當年的佛山機器人公司。
像劉汝發這樣具有機器人情懷的企業家近年來不斷在南海聚集。在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內,約50余家企業完成實體注冊,其中聚集的機器人行業相關企業就有21家。研究院院長楊海東表示,佛山的機器人公司盡管大多數屬于中小企業,但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佛山的機器人企業有4個特點,一是專業性強,面向很多細分行業。二是研發能力強,幾乎所有企業都有高端科研人才、教授參加,創新優勢明顯。第三是市場的適應性強,具有極強的開拓能力。此外,佛山機器人企業有抱團發展的意識,面對大項目可以協同合作。”楊海東說。
政研企共同發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化發展
機器人產業化的發展除了市場的需求外,面對國際品牌的競爭,機器人生產企業自身也在思索破題之策。
目前,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減速器”被日本壟斷,成為國產機器人前進的一大障礙。作為國內機器人零部件研發的優秀公司,登奇機電“劍走偏鋒”,研發出了可以擺脫減速器的“直驅電機”。“直驅電機替代了減速器的功能,可以降低能耗和噪音,具有減速器沒有的優勢。”文益雪表示,目前直驅電機已經實現批量應用,登奇正在繼續對電機的外觀和體積進行研究,以實現多元化應用。
除了在技術研發中下功夫外,機器人企業也在樹立企業品牌,希望打開市場。佛山萬世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進駐佛山后為海天提供了包裝、搬運機器人設備,騰山機器人則與華昌鋁業合作,為其設計自動化方案。這種與本地制造業標桿合作打開局面的模式,在機器人企業中廣泛應用。
而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政府以及平臺的幫扶能夠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南海的這種“軟環境”,令張軍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張軍表示,騰山今年從深圳遷到佛山,在廣工大研究院落戶。近期企業與九陽合作,希望拿下九陽自動化生產線的單子。“自動化生產線不同于單機器人,客戶在選擇上可能有更多考量。我們當時請了楊院長(楊海東)過去一起對接,很快就拿到了這個大單。”張軍表示,客戶對研究院集聚的研發技術資源十分認可,為企業在開展業務合作時加分。進駐佛山后,騰山還通過研究院的資源解決了技術難題,提升了企業實力。
帶動機器人生產企業和應用企業的對接,是南海區推動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據悉,廣工大研究院已與政府攜手開展“機器人領跑計劃”,針對陶瓷、五金、家私、建材等佛山主要支柱行業的龍頭企業開展工業機器人深度調研。挖掘出佛高區南海園內40余家典型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企業提供自動化生產線解決方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達成合作意向的企業近百家,達成“機器換人”的應用需求意愿300多臺,已簽訂合同金額超千萬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