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價格變動,補助將從嚴
繼新能源汽車企業“騙補”處罰之后,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的供應商也面臨處罰。日前,北京市發改委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經營企業開出罰單,因違反電動車充電費、服務費的相關規定,普天新能源被罰款5萬余元。業內人士表示,純電動汽車充電樁價格浮動亂象,凸顯出配套設施推廣的困境。在無利可圖的前提下,潛在的風險已讓充電配套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
價格難統一
北京市發改委行政處罰公告顯示,市發改委于2015年11月6日-2016年2月25日,依法對普天新能源價格行為進行檢查。經查實,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期間,普天新能源在進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經營活動時,違反了國家發改委、北京市發改委相關文件中關于電費、服務費的規定,違法所得1372.91元,并責令普天新能源在《責令退款通知書》規定的退款期限內全部退還消費者其違法所得1372.91元。并依據《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對普天新能源做出合計52321元的處罰。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北京建設的充電設施近26000個,其中快充電樁將近4000個。而在建設充電樁的過程中,各大運營商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管理和支付體系,價格也不盡相同。其中,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含服務費的價格為每千瓦時1.2—1.8元,小易充電的價格統一為每千瓦時1.6元。而普天新能源的充電樁的計費標準是根據不同地區收取不同的電費,其每千瓦時收費價格從1.2—2.2元。除了電費和服務費,由于北京市的公共充電樁部分建在停車場內,平均6元/小時的停車費也要計入充電費用中。
虧損成常態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的總保有量已超過6.2萬輛,按照國家發改委提出到2020年,車樁與車輛比例實現1:1左右。然而,現實的狀況是,雖然公共充電樁建設數量有限,被其余車輛占位導致排隊成為主要問題。一位熟悉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施的人員表示,雖然國家電網于6月調整了公共充電設施執行峰谷分時的電價,調價后價格最高漲幅接近五成,但各大運營商實際價格的上調幅度并不明顯。
據透露,由于前期建設一個充電樁的成本在萬元以上,這還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鑒于現有充電樁利用率比較低,充電服務費對于運營商來說杯水車薪,因此虧損成為整個行業的常態。
補助將從嚴
今年1月5日,《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公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管理辦法》發布,其中提出“充電設施投資建設單位可申請不高于項目總投資30%的市政府固定資產補助資金支持”。
一時間,京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投資也進入了白熱化。不過,近期爆發的新能源整車騙補事件,將充電樁補貼推上了尷尬的位置。從嚴審查,成為避免充電樁行業重蹈新能源整車騙補覆轍的唯一辦法。市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針對接受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的充電設施項目,企業須保證設備正常運營。如果市民在使用這些充電設施的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而企業未及時處理,可向市發改委進行舉報。市發改委會在補助審批環節對項目進行公開。
業內人士認為,在補貼的刺激下,新一輪充電樁建設的高潮即將來臨,而解決了充電樁投資的盈利性難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將再次提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