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好處多,產業何時大爆發?
我們處于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而相對于傳統的汽車中控進行人機交互些許有點乏味。汽車引入互聯網技術更能體現出人性化的理念,從冰冷的機械轉而化為生活的益友。
車聯網,相信大家對于這個詞匯都顯得尤為的陌生。至少在目前對于它的領悟,我們所了解的還處于低淺的程度。
根據的釋義車聯網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
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說的簡單點,車聯網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把車主駕駛習慣以及經常行駛的軌跡進行云端的計算,方便駕駛者的一種新時代技術。
但是對于車聯網,我們國內好像一直都把它當成一個“玩具”。不過這也是車聯網技術并不成熟的原因,說的天花亂墜,到了客戶手里就是個擺設。
車聯網的優勢
我們處于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而相對于傳統的汽車中控進行人機交互些許有點乏味。汽車引入互聯網技術更能體現出人性化的理念,從冰冷的機械轉而化為生活的益友。
智能的導航系統終端
加入車聯網的技術,使得車輛原廠導航更為智能。根據云端的計算,導航可以實時反饋道路的信息,便于車主了解前方道路的情況。
并且導航還帶有記憶功能,所謂的記憶功能可以根據車主經常行駛的結合點進行分析。
比如,車主經常在早上駕車出門去往麥當勞購買早餐,加入車聯網的導航系統就可以根據每天車主的使用習慣,自動提示車主進行購買早餐的需求。
這些功能是傳統汽車導航是不能夠實現的,一直以來汽車導航都不如手機導航實用,正是其更新慢,對于實時路況不能播報,但是利用車聯網技術可以做到與手機一樣的功能,甚至可以超越手機導航,從而做到躲避擁堵,節約出行時間。
智能的語音控制
利用車聯網的計算,語音控制邏輯更為的多樣化,可以“以詞蓋句”識別能力更為強勁,并且還可以根據詞匯進行聯想。
車輛搭配智能的語音識別控制可以方便駕駛者在駕駛時操縱其余的車載設施,降低了危險系數,以往的語音控制只能根據特定詞匯車載電腦才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口齒不清晰,不是標準普通話,都不能按照常規邏輯進行交互。
而利用車聯網,車載電腦可以識別更多的邏輯語句,會根據操作者的需求進行相應的服務。
目前形勢是否利于車聯網發展
好處那么多,安全問題否定全局
這些功能都是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車聯網真正可以實現的作為,可它真的只是如此嗎?車聯網,一直存著著爭議,也可以說一直沒有被消費者所能信賴,主要是由于它的安全性以及推廣的程度。
車聯網并不能像手機這么應用廣泛,至少在目前的環境中它還不是主力軍。
這就好比所有人都在“掃雷”的年代,只有少部分用戶玩上了“網絡游戲”(掃雷是指目前多數車輛并未假如車聯網行列),它強大的智能表現需要建立在更多人同等應用的情況下,才能達到作為的大數據計算能力。
如果日后它真的能夠成為市場的主流軍,恐怕安全的問題更是頻繁出現,此前就有外國黑客通過車輛聯網控制了JEEP車進行操作,特斯拉也被我們中國的技術人員攻破。
雖然這些都得以被車企進行升級,但日后隨著互聯網進入車輛,我們就好比駕駛一輛可以被他人掌握的汽車。
雖然車聯網可以把汽車變成一個智能的機器人,或者說變成我們生活中真正的一份子,但坐在一個隨時暴露在互聯網里的汽車難免有些心中不安。
對于車聯網,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有著美好的行業憧憬。真正能夠實現車聯網的道路還很遙遠。它更像是一部安在車里的智能手機,只不過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所呈現。
文章總結:
車聯網是日后汽車發展的一個趨勢,各大車企也進行了相應的硬件開發,需要的是所有車輛的整合數據,而不像現在各家走各自的路。也許在未來幾年才是車聯網發力之時,希望日后智能的車輛系統方便于我們,而不是我們被智能所控制。
畢竟這關乎到我們的生命危險,它是一部傳統冰冷的機械,所以安全性才是發展車聯網的重中之重。不要只看到它能如何高效的服務,而忘記隨之到來的危險性。
唯有所有車企都遵循,或者說都加入到車聯網,才能真正的實現該技術的巔峰。車聯網技術確實可以便捷我們的生活,但是安全才是王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