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數字化 工業巨頭ABB重整四大部門
10月4日,ABB在總部所在地蘇黎世,發布了最新部署。四大業務部門將整合重組,分別為電氣產品(Electrification Products)、機器人及運動控制(Robotics and Motion)、工業自動化(Industrial Automation)和電網事業部(Power Grids)。這項變革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一度在盈虧邊緣徘徊的電網業務得以保留,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重組,例如高壓電纜業務在近期出售。后期或還有其他非核心業務被剪除。
ABB稱,四大事業部將獲得充分授權,以業績表現決定薪酬。除剝離非核心業務外,其將繼續尋求戰略并購和商業模式轉型,以求提升各事業部的競爭力。
“精簡”是ABB最近兩年在公開場合中提及最多的詞匯之一。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整個ABB集團的員工數已從2014年“新階段”戰略公布前夕的15萬人,精簡為13.5萬人。
在ABB的公開表述中,“精簡”一詞后通常緊跟著“靈活”。當下全球宏觀經濟數據趨于疲軟,跨國企業經營風險加劇。和競爭對手一樣,這家被譽為“瑞士工業旗艦”的重量級企業,正試圖通過內部改革,適應外部環境變化,重新布局,以期實現新的增長。
“新階段”戰略
1891年,擁有機械制造天賦的查爾斯·布朗與精通商業之道的德國人瓦爾特·博韋里,聯手在瑞士巴登創辦了布朗勃法瑞公司(Brown Boveri & Cie,簡稱BBC)。近一個世紀后,布朗勃法瑞公司與瑞典自動化公司阿西亞(ASEA)合并為ABB。這曾是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跨界并購,目的是為了在全球市場與美國GE和德國西門子競爭。
受整體宏觀經濟影響,自2013年以來,ABB、西門子、GE等跨國工業企業的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今年的預期仍不樂觀。“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發展態勢復雜,發展前景依然具有不確定性。美國的宏觀經濟指標顯示其經濟保持向好趨勢,而中國也有望保持增長,但增速將比2015年放緩。同時,市場依然會受到經濟緩慢增長和不確定性影響,例如英國退出歐盟以及全球各地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等;石油價格和外匯匯率變化將繼續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ABB發布的2016中報寫道。
為了抵御外部風險,提高利潤和資本效率,ABB于兩年前發布了2015-2020“新階段”戰略及財務目標。戰略內容主要包括盈利增長、壓縮成本和以業務為主導的跨部門合作。此次業務部門整合重組,即為“新階段”戰略的第三期部署。
2015-2020年,ABB設定的銷售收入增長率目標為3-6%,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率目標為11-16%。去年,ABB的這項利潤率數據為11.8%,較上一年下滑0.9個百分點。
成本節約方面,ABB通過白領生產效率項目(WCP)和“千日計劃”,累計將釋放超過30億美元資金。這筆資金將用于投資高回報率資本項目、研發、審慎收購項目以及股東回報。
2013年以來,盡管ABB利潤下滑,自由現金流卻穩步增長,分別為26億、29億、30億美元。
ABB宣布,計劃在2017-2019年間進行高達30億美元的新一輪股票回購。今年9月30日,ABB完成了最近一次的股票回購,并把其中的35億美元派發給股東。過去三年,ABB以股息和股票回購的形式為股東提供了87億美元的回報。
去年9月,ABB將旗下原有五大業務部門(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低壓產品、電力產品、電力系統)精簡為四個,分別為電網事業部(Power Grids)、電氣產品事業部(Electrification Products)、過程自動化事業部(Process Automation)和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事業部(Discrete Automation and Motion)。
與ABB首席執行官史畢福(Ulrich Spiesshofer)上任后第一次改組不同,最新方案將“過程自動化事業部”改名為“工業自動化事業部”,“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事業部”改為“機器人與運動控制事業部”。有分析認為,這一變動表示ABB對機器人業務的重視加深,直接在部門名稱上體現“機器人”,意味著將有更多資源向機器人業務傾斜。
目前,ABB位列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另三家為日本發那科、安川和德國庫卡)之首。中國是ABB機器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銷量最大的市場。
史畢福對此輪改革寄予厚望,他在10月4日于蘇黎世舉辦的2016年度資本市場日活動上表示:“更精簡的四大事業部,將以市場為導向,更聚焦、更敏捷地滿足客戶在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產生的新需求。”
電網業務“加減法”
ABB將大部分電力產品和原來的電力系統事業部,融合到一個新的電網事業部。該部門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的并網、電網自動化,以及智能電網與微電網開發。
原有的電力系統事業部經營不善,一度面臨虧損壓力,導致該業務成為ABB的“心病”。面對短板,ABB的策略是調整電網業務商業模式,引入合作伙伴,降低風險。
10月4日,ABB宣布與Aibel公司結為合作伙伴。這是挪威最大的海洋油氣工程服務商之一。二者將攜手開發海上風電項目,由ABB提供高壓直流技術,Aibel則發揮EPC工程經驗優勢,負責項目設計、建造和安裝等。
同一時間,ABB還公布了與美國福陸公司(Fluor)的合作。成立于1912年的福陸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工程咨詢、工程建設、保修維修公司之一。ABB希望在變電站業務方面,獲得福陸公司的EPC技術支持。
“加法”之外,ABB電網業務也開始“瘦身”。
9月21日,ABB發布消息稱,丹麥安凱特電纜有限公司(NKT Cables)正在收購ABB旗下資產價值達9.34億美元的高壓電纜系統業務。接盤手是歐洲最大的電纜制造商之一。按照慣例和監管流程,該交易預計將于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
高壓電纜主要用于遠距離、大容量的電力傳輸,多應用于電力傳輸的主干道建設。ABB電纜系統業務涵蓋設計、工程、供貨、安裝、調試和服務等各個環節。2015年,該業務經調整后的獨立銷售收入為5.24億美元,在全球擁有大約900名員工。此次轉讓的資產包括一艘正在建造的先進電纜鋪設船。ABB已為世界各行業客戶的數百條交直流輸電線路交付產品。
優勢業務為何要出售?ABB稱,出售高壓電纜業務是其近期重新審視和調整公司電力網絡戰略的舉措之一。史畢福將其解釋為ABB正在展現“新階段”戰略下“積極優化產品組合管理的決心”。ABB電網業務總裁方秦則稱:“此次交易將簡化電網業務部的架構,使其變得更為專注。”
資產出售還與投資者壓力有關。《華爾街日報》9月中旬報道稱,ABB的兩大股東,瑞典投資基金Cevian Capital和美國投資管理公司Artisan Partners,曾敦促ABB分拆其電網部門以提高股東價值并簡化業務。
“全面評估后,我們決定繼續保留電網業務,并進一步推進轉型。”史畢福說,這一評估結果包含了來自麥肯錫公司、瑞士信貸和高盛的獨立財務分析及建議。
通過前述兩項合作,以及電纜業務剝離,ABB電網業務利潤率預期上調200個基點,在2018年增長至10-14%。
數字化“鏖戰”
2016年正值ABB成立125周年。近20名中國記者受邀前往瑞士,參觀ABB總部以及相關工廠和項目。傳統工業的數字化,是此次活動給現場參觀的記者們留下的一個深刻印象。
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是時代潮流。任何系統化的數字服務都必須倚賴一個強大的技術平臺。平臺的搭建,成為企業走向“工業4.0”的基礎,也是核心競爭力。
10月4日,ABB宣布與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之一微軟(Microsoft)合作。雙方將在整合的云平臺基礎上,開發下一代數字化解決方案。
ABB稱,將把機器人、船舶和電動汽車等業務領域的客戶數字化經驗,與微軟的Azure智能云系統、B2B工程能力相結合,形成一個更強大的數據平臺。
Azure是微軟基于云計算的操作系統,主要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平臺,幫助開發可運行在云服務器、數據中心、Web和PC上的應用程序。云計算的開發者能使用微軟全球數據中心的儲存、計算能力和網絡基礎服務。
史畢福稱:“微軟與ABB聯手,將為電力、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客戶帶來獨特優勢。結合ABB 在全球安裝的七千多萬臺互聯設備以及七萬多個正在運行的控制系統,雙方將聯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云平臺之一。”
GE、西門子目前也大力進軍工業數據平臺。面對強勁對手的“圍追堵截”,掌握制藥、礦產、船舶、石油和天然氣等眾多行業控制技術的ABB,決定在其涉足的所有行業推進數字化,在過程控制方面通過軟件和服務奠定其行業第一的地位。
今年10月1日,物聯網專家Guido Jouret正式出任ABB首席數字官,直接向史畢福匯報。
“Guido Jouret是數字革命領域公認的領導者,他在創建和培育新興業務以及成熟業務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曾在電力、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等各個行業的公司工作,擁有全球數字化經驗。”史畢福期待這位在思科工作20年、曾任思科物聯網部門總經理的“硅谷老兵”,能夠率領ABB在數字化“戰爭”中突出重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