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明確2017年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
在12月26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7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電信業、互聯網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4%、26%和14%左右。
2016年,工業通信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穩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地位。預計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約5%,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約5.3%;電信業務總量、業務收入分別增長53%和5.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5%,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超過40%。
苗圩強調,2017年要更加注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全局,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創新驅動,加快新動能培育和傳統動能修復,努力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增長和提質增效。
其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首要任務。據介紹,工信部將細化落實“1+X”體系目標任務,重點組織實施30項基礎條件好、關聯程度大、長期制約產業發展、未來1至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標志性項目。同時,推動實施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工程,拓展重大技術裝備及工業“四基”應用。修訂“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并推動出臺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
2016年工信部牽頭推動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并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工程的標準體系框架。“2017年,要繼續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苗圩介紹說,將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續推進智能制造專項。著力打造“雙創”平臺,支持大型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建設一批“雙創”服務平臺。
為了推動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2016年工信部研究提出50多項政策措施建議,通過技改項目帶動總投資超過1.6萬億元。2017年,在穩增長方面,工信部將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廣技改升級投資指南,完善“中國制造2025”重大項目庫;拓展工業通信業投資資金來源渠道,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支持政策,深化產融合作;促進消費升級擴容,深入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編制發布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在調結構方面,工信部將制定出臺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意見,推進鋼鐵等行業處置“僵尸企業”;開展工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組織一批行業非競爭性共性質量技術攻關及應用推廣項目,實施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持續推進綠色制造專項,繼續開展國家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
在建設網絡強國方面,苗圩表示,2017年將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加快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大力推進5G技術產品研發、標準制訂和產業鏈成熟。
“我們要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管理,營造工業通信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苗圩表示,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探索編制工業和信息化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開展制造強國戰略、網絡強國戰略配套立法研究。實施更加精準的產業政策,研究建立產業政策執行情況監督、評估機制。加快建立涉企保證金清單制度,繼續推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運營,啟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