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引進MES系統 開啟廚衛智造新篇章
近年來,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制造業面臨新的升級變革,作為傳統制造業代表的家電企業,正在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的升級浪潮。在廣東,中國熱水器及廚房電器的領先品牌萬和就是“智造大軍”中的代表。一方面,萬和正通過“智慧工廠”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工廠的數字化制造;另一方面,萬和近年來一直在推進“云制造”戰略,2016年更引進MES系統,“智造”升級日益提速。
“智慧工廠”探秘
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企業的利潤大大收縮的環境下,通過智能制造實現產業升級,進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中國制造業的必由之路。當前,機器人正在加緊“入侵”中國工廠的生產線,我國也在“十三五”規劃中將機器人列為可大力推進創新和產業化的新興前沿領域。
走進萬和電氣位于容桂高黎的生產車間,看不到有太多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取而代之的是6臺單臂機械手、1臺光學識別送料機和4臺高精密沖床。萬和電氣董事長葉遠璋介紹,這個車間原預設年產量是160萬臺,在投入268萬元引入智能設備后,不僅產能超過300萬臺,而且相比聘請普工每年節約30萬元的成本。
為了實現工廠的數字化制造目標,萬和電氣已經規劃并實施了第一批重點生產力再造項目,并取得顯著成效。萬和電氣的第一批重點生產力再造項目包括裝配流水線的智能在線檢測項目、采用6軸機器人的350t全自動沖壓線項目和黃銅接頭自動火焰焊機項目等,這些項目大幅提升了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比如:350t全自動沖壓線項目的導入,使得萬和電氣產品底殼單班產能從1800件/5人提升到3500件/人;黃銅自動火焰焊機項目則將單班產能從1300件/人提升到2500件/人,產能提升90%。
“智能化”取代“自動化”
事實上,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自動化升級、機器代人僅僅是第一步。為此,在現有設備投入的基礎上,萬和還同步布局“云制造”戰略。投資超過7000萬元進行智能裝備升級。公司的生產基地是全第一批通過工信部“兩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評審的企業。
2016年萬和更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GE通用電氣教育合作示范高校)就MES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締結合作。MES是一套面向制造企業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萬和從制造端切入以MES項目為核心,讓“智能化”取代“自動化”;通過RFID、工業以太網等先進技術的引入將生產制造過程信息透明化,同時通過MES與PLM、ERP等業務系統高度集成,建設一條完整的生產數據鏈,力圖打造數字化工廠“新標桿”。通過MES導入,萬和將實現“新四化”:生產過程可視化、生產操控可算化、生產訂單個性化、生產數據資產化,搶戰大數據的“臺風口”。
目前已經有一大批企業踏入“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萬和率先通過建設“智慧工廠”,推進“云制造”戰略,引進MES系統,在生產上最直接落實“智造”,實現智能化轉型,成為廚衛行業智造變革的引領者。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