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機器人這一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在影視作品中所看到的人形機器人的范疇而擴展到了所有的工業領域。也就是說,只要是能夠促進工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設備都可以控制為機器人,他們有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工業機器人。工信部在制定行業準入條件,控制工業機器人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工作方面,宣布將會投資200億元,建設機器人產業園,并且這一政策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國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同比增加了4.3%,增長速度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5個百分點。在工業產能方面,特別是在新興產業上面,培育發展新動能和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根據有關部門的指示,新興產業應該擺在經濟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未來新興產業將如何發展,應該如何應對部分領域的產能過剩風險?這都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通過一個來自于中國中部省份普通縣城的典型案例,就可以反映出我國目前工業機器人才發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國斌先生的反映,機器人領域的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目前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2010年開始,武漢地區美的空調產能每個月達到了50萬臺共有在職員工1萬多人,截止到目前為止,美的集團每個月能夠生產空調,55萬臺員工大約只有原來員工的1/3,之所以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主要得益于工業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和流程信息化改造。平均來看的話,工業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能夠使人均生產效率每年提高30%左右,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工業制造的過程當中,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這是最近幾年以來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點,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自從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在生產制造領域使用機器人的數量大幅度攀升,2014年的時候,全國銷售工業機器人超過5萬臺,增長幅度高達50%以上,截止到2016年,機器人安裝量高達8.5萬臺,超過全球新增工業機器人數量的30%以上。
雖然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但也帶來了一些行業過熱的苗頭。就中國目前的機器人產業來看,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多達二十幾個,有超過四十個機器人產業園區,最近兩年以來,機器人生產企業的數量從原來的不到三百家迅速增長到了超過八百家,而相關的產業鏈條企業超過了四千家。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一定程度的過熱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上馬的現象在很多地區都有存在。這是我國未來機器人產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